我们知道,左手由右半大脑控制,管辖音乐、绘画、想象、直觉.....大多数人右手比左手灵活,逻辑思维能力强。而诗人阿樱是个感性的女人,一个把诗歌和爱情当成图腾的女人。她用左手恋爱,用左手写诗。阿樱写的最多的是情诗。往上看,阿樱的诗是一座水塔,往下看则是深渊。简直就是生命的两极,美和绝望。但阿樱九死无悔,她说:“我用左手爱你。”
“旁边的黄昏”,“雪橇”,“一扇窗户”,“黑熊”,“灯盏”“两个寂静的影子”构成的画面足够让人唏嘘和想象,请注意“旁边的”三个字“,这个词一下子拉近了和黄昏的距离,觉得黄昏可感可触。诗人不说她,而说”用左手想象旁边的黄昏“化整体为部分,并且赋予”左手“意味。让我们觉得这爱,是笨拙的。写得多么高妙,又多么可爱。哎呀,有爱的黄昏,总是让人遐想。
也许所有的爱都发生在心里。爱不止是童话,更是惨淡人生的一种信仰。所以诗人阿樱从题目开始一直强调一个“仍”字。不管时光如何变迁,这爱一如当初一样羞怯,深情。“雪橇轻快穿过我的房间/我用左手/把一扇窗户关得更紧”这里出现的“黑熊”可以是黑马王子,可以是逐渐加深的夜色,也可以是一种念想。诗人给我们提供了诗意的种种可能。(哈,这就是好诗的标志了。)“左手的劝告”写法同上,紧接着“这只握紧球杆的手/这只旋转舞蹈的手”说明“我”为他锻炼身体,为他变得越来越轻盈、美丽。“女为悦己者容”哈。这只手阻挡不了,谁也阻挡不了——那黑熊专制汹涌的爱,那层层的夜色,那埋藏在深处的孤独和绝望。
爱时而是黑熊的惊心动魄,时而是黑熊的片刻温柔。瞧,“有时它倚靠在我的门边/有时我用左手拨动/忽明忽暗的灯盏”阿樱的诗既有古典诗歌的意境美和起承转合,又有现代精神。且看第三节的“转”,一下就从黑熊的激情澎湃转到他的含情脉脉,如同忽明忽暗的灯盏,温暖如斯,夫复何求!
阿樱的诗想象奇崛,她用左手轻易就打开了直觉。那些充满灵性,匪夷所思的神来之笔往往让人拍案。比如这首诗的结尾:“我用我手臂折叠成凳/你坐下来吧,黑熊/——尘世中/我们是两个寂静的影子”执着、深沉,破折号后的转折让诗歌境界顿出。
这是一首充满爱情和生命思考的佳制。一咏三叹,曲径通幽,一步步揭示爱情的真谛。有童话的色彩,有小夜曲的清新,有雕塑的美感,不啻是她水塔中最晶莹的一滴水,它在下落,下落......最后落入深渊。
附阿樱诗歌:
我仍用左手爱你
多年后,我仍用左手爱你
用左手想象旁边的黄昏
天晚了
雪橇轻快穿过我的房间
我用左手
把一扇窗户关得更紧
但没多久你就会渗进来
全然不顾我左手的劝告
这只握紧球杆的手
这只旋转舞蹈的手
能阻挡一只黑熊吗
此刻,一只黑熊
已经在黄昏里出没
有时它倚靠在我的门边
有时我用左手拨动
忽明忽暗的灯盏
“你总是偷偷溜进来吗”
……多年后
我仍用左手爱你
我用我手臂折叠成凳
你坐下来吧,黑熊
——尘世中
我们是两个寂静的影子
(阿樱,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