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解放前惠州旅业
作者:张焕棠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2-12-13 17:39:32

 

惠州旅业从陈济棠治粤时期至解放前夕,经历了起伏盛衰几个阶段,惠州第一次沦陷为旅业最低潮时期;香港失陷时,难民过境不断,旅店骤然增多;抗战胜利后旅业最为兴旺。

陈济棠治粤时代,广东军阀混战稍为停息,政局开始安定,市场逐步繁荣,各行生意畅旺,来往客商增多,特别是政府设立烟、花(卖淫)、酒专卖局,征收各项捐税,嫖、赌、吹(吸鸦片烟)成为合法,所以旅业较为发展。当时,府县两城旅店已有十多间,县城东新桥头有中华旅店,咸鱼街(现东新南路)短短一条街有南元、唐唐、广泰来几间大酒店,颇为华丽。这些酒店楼高四五层,层层灯光四射,十分壮观。后靠西枝江,空气清新,环境舒适。客房有雕花西式床,酸枝云石台椅,名人字画,古色古香,环境优雅,贵客频临,开房率很高,房租最高每晚四五元(白银,下同)。府城大东门(现中山东路)有同乐和、大成行、光粤大旅店等,楼高三四层,位于市区中心,环境适中,交通方便,多接待来往客商等中层人士,房价比酒店略低。房租最廉的称客栈,设在横街僻巷。县城水东街下塘下有锦昌、金华客栈;府城第一市场(现县影剧院)旁边有大安、四海、泰安客栈和下米街(现沿江路)有嘉宾客栈等,常住猪、鸡、牛贩子。这些客栈多是平房,设备简陋,一般设木板床,上扎竹架以挂蚊帐。每天两餐由客栈提供蒸饭,菜则自备。由于房租便宜(每晚几毫钱),所以旅客盈门,经常要临时加散铺,最多时每间每天接待二三十人。

1935年抗日战争前夕,惠州知名人士张友仁、周醒南、翟雨亭和几位港商合伙投资白银几万元,在西湖风景区兴建了惠州西湖大酒店(现惠州宾馆望湖楼),楼高四层,中西结合,造型宏伟,整幢钢筋水泥结构,上盖琉璃碧绿瓦面,装饰新颖。室内设备华贵,墙壁一半贴白瓷片,地面铺花阶砖,设柚木雕花西式床,新款柜台椅凳,置陶瓷洗面盆,房中吊乳白色玻璃灯罩的电灯,床上有白罗蚊帐,华丽的被褥。自行发电抽引西湖水入房。每层楼均有单人房、双人房、双人套房、大厅套房。全店近四十间房,收价较高,单人房每晚三四元,双人房五六元,双人套房七八元,最高房价十元左右。店中二楼首创一个结婚礼堂,前后有李观炎、廖淑庄和古伯伟、黄玉颜两对新人率先在这里举行文明婚礼。

大酒店门前,建有一座琉璃绿瓦顶的大牌坊,用金色镶成“西湖大酒店”的金字横额招牌,非常悦目。旁边筑起一个荷花池,驳边草地配置了石台、石凳供旅客休息,欣赏荷花。

西湖大酒店开张后,首创用黄包车(人力车)和侍仔(服务员)到轮船码头、汽车站迎接来客,故生意兴旺,经常有省港各地上层人士居住。

1936年陈济棠下台后,蒋介石推行新生活运动,广东余汉谋治粤,明令禁止嫖、赌、吹,南词堂的南词(妓女)转入地下活动,有些到茶楼做女招待,夜间住进旅店暗中卖淫。一些客栈因位置偏僻,经常住进一些年纪稍大的妓女(叫老举),当暗娼接客,故称老举馆。

1938年惠州第一次沦陷,府县两城旅店几乎全被烧光,原来的大酒店和旅店无法复业,后来一些有钱人将未毁的大屋先后改为旅业。如县城上塘下翟雨亭的房屋面积很大,是一间园林式别墅,改为东湖大旅店;叶芝东的两层住房改为大东旅店;归侨陈亚新的三层楼房改为大新旅店;下塘街任寿康三层大高楼改为东园大旅店。府城下西湖边(现国庆路)江仁杰的房屋改为大公旅店;尔雅巷骆凤翔的大屋改为西城旅店;中山北路黄惠波的楼房改为公园旅店,公界(现公园路)黄伯岳的房屋改为岭南旅店,郭清、郭发两兄弟的两间房屋改为平湖旅店。

1942年香港沦陷后,很多难民回归内地,经过惠州,寻觅住宿发生困难,使旅业一时兴旺,旅店骤然增多。县城咸鱼街、上下塘下一带,增设南唐、建国、广昌、南洋旅社。府城府前横街附近增设复华、永荣、新城、公安等旅店。虽然如此,客房仍供不应求。

其时,旅店中较为高雅的,算是东湖大旅店。店东翟雨亭,原籍惠城郊区南津人,曾在广东高等师范学堂毕业,以前在厦门与周醒南一起开辟公路,兴建城市。1935年举家迁回惠州,在县城东湖塘边购有一千多平方米荒地,建造一幢三层半中西式洋楼,用青砖砌墙,白石灰描边,坚固美观,款式新颖,楼房周围种上果木和奇花异草,四边竹林围绕,环境幽静。自从改为旅店后生意很旺,住客常满。房内备有杉木漆油的西式床、台椅、衫架、玻璃镜,朴素整洁。房价单人房每晚三四元(国币,下同),双人大房六七元,大厅大房八九元,全店约有二十多间住房。在当时兵荒马乱年代,这里称得上是一个安静的寓所。香港沦陷后,不少爱国文化人士如柳亚子、张澜、何香凝、邹韬奋、茅盾、张友渔等,由香港转移内地经过惠州时均曾秘密住进东湖旅店。

抗战胜利后,各地水陆交通畅通,惠州是东江商业贸易中心、物资集散地,客似云来,旅业继续旺盛。县城水东街包公巷增开东南、利华、长安、侨生旅店。水东东路有华、南昌。府城中山东路有环球,平湖门有湖山,中山北有惠州旅店、连记客栈。中山南、大廉巷一带有金城、欢迎、集成行等旅店,全行共有三十多间,达到解放前旅业最高峰。

(本文根据惠州原百花酒店经理邹益泰、东园旅店职工利敏尧、东南旅店职工谭华等退休老人提供资料写成。)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