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桥西的仁慈善社
作者:蓝天照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3-01-19 11:10:27

 

在惠州,上了六七十岁的惠州人大概都会知道,解放前桥西有一个仁慈善社(在桥东另有一个同类性质的善社——慈惠善堂),它大约是在1931~1932年成立(即使具体时间无法确定,但说它在30年代初年是绝对不会错的),设在六角巷对面原桥西搬运站、现桥西房管所。

仁慈善社属于慈善事业,一种民间的卫生组织,这跟当时惠州社会状况有关。那时候属于陈济棠治下的时期,当时整个广东确实是风调雨顺,社会安定,物资丰富,物价平稳(两元钱一担谷,1.8角~2角钱一斤猪肉),百姓生活稳定,生意好做,这在惠州历史上是少有的。正因为有这样的社会背景,所以一些殷商巨子,善长仁翁,持善心做好事,他们相约募捐而成立仁慈善社,其出发点就是为穷苦群众着想,由一批有名望的医师坐堂,为他们提供免费门诊,即义诊。病人就诊后有了处方,就可以随意到市面上的药店按方购药。这样一来,受诊者通过义诊得到了实惠,减轻了经济负担,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及时地得到了医治与控制。

在仁慈善社坐堂的医师有:夏伯宽、余道元、苗慰农、汪少云、刘子敬、钟煇昉等。这些医师在当时的惠州都算得上名医了。名医坐堂(开诊)总是吸引不少人,夏、余、钟等诸位医师面前常常是排着长队,等候就诊。

正因为仁慈善社(连同桥东的慈惠善堂)有如此这般的善举,所以深得当地人民群众,特别是贫苦百姓的欢迎和赞扬;直至今天虽历经几十年,老一辈中还有不少人在深深怀念它。

 

此文根据八五老人刘纬略(惠然)医师的口述写成,并征求过钟定环、谭晚成、黎桂锐医师的意见。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