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从有关文献中,发现了乡村教育先驱、民国教育名士周宝善先生,在其早年就读的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的校刊上发表过的一篇《原教》论文(时读国文部三年级)。笔者曾撰写过《民国惠阳教育名士周宝善》一文,记叙了周宝善先生的生平和主要事迹,读了新发现的《原教》论文后,再次受到了宝善先生教育思想的熏染和启发。
周宝善,生于1889年,字楚贞,广东省惠东县梁化马安岭四角楼村人。早年就读于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在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他纵横两省,涉足五地,全心身从职于教育事业,先后担任过广西防城中学和广东的惠阳崇雅中学、惠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惠阳多祝梌山中学、惠阳良井中学校长,尔后于1946年亲自牵头创办了梁化中学并担任第一任校长,堪称校长“专业户”。1957年宝善先生病逝于梁化老家,享年68岁。“周宝善一生痛恨旧政府腐败无能,导致列强入侵,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他决心奋起救国,主张用教育手段来改造社会,先从乡村入手,努力开发乡村教育事业”(《惠东县教育志》),志书记载的这段话,是历史对这位乡村教育先驱者的肯定和嘉许。
宝善先生早年写的《原教》一文,从人与鸟兽动物关系和区别的议论入手,阐述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可教性、可塑性,进而具体论述了教者从教的“至善”“无愧于社会”的宗旨以及教育的真谛与方法,其中突出论述了教学的“灌输”“启发”与“实习(实践)”三者的关系和方法,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受教者的素质。该文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论证严密,为民国初期不可多得的一篇教育好文。由此可见,宝善先生早年确立的教育思想,为他一生献身教育、建树良多奠定了基础。该文论述的观点和方法,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上,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借鉴作用。
以下为《原教》一文的原件图片(共4幅):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附一: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简介。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源于光绪三十一年六月两广速成师范馆之创立,继办初级师范简易科,旋改为两广师范学堂。翌年改为两广优级师范学堂,建新舍于广东旧贡院,分设文学、史舆、数理化、博物四科,四年毕业。一九一二年二月,改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嗣归国立。一九一五年增设图工体乐专修科,一九一七年成立童子军。一九二一年附设国语传习所,并于文史、英语、数理化、博物四部外,增设社会科学部。一九二四年一月二日,孙中山先生在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大礼堂举行了改组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从二月起,孙中山先生每周都在高师大礼堂演讲新的革命的三民主义和宣传联俄、联共、扶植农工的三大政策。
附二:梁化中学校歌。1946年,周宝善牵头创办了梁化中学,并为梁化中学校歌创作了歌词。歌词表明了扬梁化“古郡声名”、促梁化“旧邦维新”初衷,体现了“进德修业”“立己立人”“共策前程”的教育宗旨和内涵。由他牵头创办的梁化中学,办学成绩斐然,当年“曾被东江一带有识之士誉为‘古郡新葩’”(《惠东县教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