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山路弯弯侃写作
作者:林丽华(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2-08-09 11:05:24

 

我曾经在报纸上摘过这样的话:

人的一生,总在走弯路。

山路弯弯,水路弯弯。

平地上的路,何尝不弯弯!

倒霉时路弯弯,逆境中路弯弯,失败后路弯弯,而走运、成功的路,何尝不弯弯!

弯路,不仅是倒霉的路,失败的路,而且也是走运的路,成功的路。

我这一生,不知走过多少如山道一样弯弯曲曲的路……

我从小虽然酷爱文学,但不敢做作家梦,更不敢想我能出书、能当作家。

记得19926月,我到巽寮去参加《惠州文学》举办的笔会,同宿舍笔友的床头放着一本作家苏方桂签名的书,当时我对她真是羡慕得不得了,心想什么时候我也有一本作家签名送给我的书呢。时间仅仅过了两年多,我居然自己也出书了。

当我把这几十篇作品汇编成册,并进行最后一次校对,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欢乐,虽然里面或许还有很多不尽如意的文章,但它毕竟记录了我在文学创作上走过的坎坷里程,字里行间渗透了我的汗水、泪水。确切地说,我的文学创作之路,是一条如山道般弯弯曲曲的艰难的求索之路。

十年前,刚过而立之年的我,被惠东农委推荐为《东江报》(今惠州日报)通讯员。工作责任心极强的我心里很清楚,一个好的通讯员就是稿件多见报。

那时我兴致很浓,积极性很高,写稿很勤,几乎隔两天就有稿件寄出,有时甚至一天两三封。我望眼欲穿地盼着自己能有稿见报,哪怕有如同豆腐块一般的小文章也行。但我总不如愿,稿件一寄出便如同石子丢进大海再也没了回声。那时我很灰心,写稿的兴趣也没了。在这里,我要感谢《东江报》记者、作家郭耀南,他当时是《东江报》农业版的编辑,在我心灰意冷之时,他经常来电话鼓励我,叫我勤写,千万不要泄气,写多了,必有稿见报。他还介绍了一些书籍让我学习参考,也叫我写一些短小的文学作品。

一次,我随领导出差,在车上听农委主任钟志宏讲了一则笑话,他说有的惠东人去外省出差,买了鞋子回来后,才知是黄埠鞋。这个故事一直在我脑中装着,直至一年后终于被我写成短小说《礼物》。这是我的处女作。稿子寄出去以后,被《惠州文学》主编丘金贝采用,刊在《惠州文学》创刊号。以后,《南方日报》也转载。下来我又以我小时候居住的的那条小巷为背景,写成第一篇散文《小巷今昔》,稿子投出去很久都没被采用。后来我又经常拿出来看,感觉还可以,便又投给《惠东文艺》。后来钟觉梅将稿子易名《小巷变奏曲》在《惠东文艺》刊出。同事们反映都不错,都鼓励我。后来我又把稿子寄给《惠州报》和《荔风报》主办的“爱我惠州征文”。《惠州报》刊出了,《羊城晚报》也转载了。这篇散文后来得了该征文的一等奖。就这样,我如小孩学走路般蹒跚着踏上了写作的路。

后来,我相继参加了《春风》的刊授学习,《人民文学》作家班的培训学习,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举办的文学创作研习班刊授学习,还有《人民文学》在上海举办的笔会,到肇庆作家山庄参加广东省作协举办的第五期作家班的学习。系列的学习使我的文学视野大大地开阔了,如在弯弯的山路中看到灿烂的灯火。

1991年我调到惠东县委组织部工作,专职撰写调研信息稿件。在这里,我又得到组织部长李石来、调研组长周汉光的帮助,使我对各类题材的写作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可以说,近两年我走过的弯路中,欣慰地得到了两大收获:一是连续三年被惠州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信息员;二是文学创作也开出一朵小花:18万字的《终会有缘》终于填补了惠东县无人出过个人文学集子的历史空白。

人生有许多东西总不尽如意。近几年,尽管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了些许的提高,感觉到与我所追求的境界距离缩短了,然而代价却出乎意料的沉重,冷眼、冷言,使我深味不能被理解的孤独和苦涩;荆棘、泥泞障碍,使弯弯的小路难于举步和逾越。我硬是度着艰难的步子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终于,依稀间看到一丝光明,得到一缕安慰,找到一份寄托,走出一线希望。也许,再走下去,会迎来一片辉煌;也许,再走下去,仍继续徘徊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不管怎样,我还是固执地往前走,即使辉煌难觅,路更崎岖,障碍更多,但我觉得日子过得充实、满足,弯路照样走,且走得更加自信、从容。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踏上创作路之时,得到了著名作家李钟声、杨克、杨城、丘金贝、郭耀南等的热情帮助。写到这来,我想起一首古诗:“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在我路弯弯、雾重重的征途上,能得到他们的诚心帮助,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终会有缘》的出版,得到了各界人士的热心支持和帮助。惠东县委书记李锡鹏亲自为本书题词,惠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桂儒亲自过问此书的出版,著名作家李钟声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本书撰写序言,著名作家、《作品》副主编杨克争取联系主管部门批准此书的出版,广西民族出版社编辑徐美对我的书稿作了精心阅改,广东旅游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一贞亲自为本书设计封面,使得此书终于顺利出版。值此机会,我向所有帮助过我的师长、朋友以及与我合作的杨城、丘金贝、周汉光、林华辉、黎耀清等同志表示衷心感谢。

希望此书的出版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此书的读者,都是我的老师,期望能得到更多师友的指教和帮助。

 

1995328于惠东县委组织部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