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画家要有开宗立派的创新精神
作者:李 杰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3-12-09 11:32:29

近日,力文兄的“东江风情画展”在东江新城举办,我有机会欣赏到他近期的大量作品,不由感触万千,深深地为他的艺术创新精神所折服。

几年前认识力文时,他正致力于惠州山水画的探索,以罗浮山、象头山、西湖等风景题材为主,惠州风貌已尽显在他的画笔之下。大写意的风格,让惠州风貌得到文化品位上的升华;色彩鲜明的着墨,不由令人眼目一新、对惠州的山水为之神往。

随后,他创作的历史题材《东坡诗意百图》,亦体现了他的探索成果。力文是行内较少见的学者型书画家,受其父亲梁大和先生(著名苏学专家)的熏陶,自小喜欢苏东坡诗词文赋。东坡诗意画,是根据苏东坡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色、人物与情节所创作的画。创作东坡诗意画不易的地方在于,苏东坡生活在距离现在900多年前的时代,当时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与现在不同。力文想在画中体现宋人的风貌、各地的风情习俗,难度可想而知。他在近10年时间中,创作了100多幅东坡诗意画,实在是了不起的成就。

长期以来,力文不但年复一年、持之以恒地磨砺艺术功力,还广泛研究历代大家成功的根本,又有计划地完成研究和撰写《惠州书画艺术发展史》和《东江书画艺术现状综述》,总结书画家成败经验教训。他发现,虽有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谢稚柳画东江山水,但未能呈现东江风貌和特色,钱松岩、赖少其、刘仑、关山月、黎雄才虽有触及东江风貌和特色的山水作品,但数量极少,并未形成东江山水的表现模式。而可染先生有不少速写,但至今未见东江题材的国画。本土名家李长天等基本上只是以古人模式画东江,与古画差别不大。力文感叹这是上天特意留给今人的创新机会,认为谁要能创出新法,能完美表现出东江风貌和特色的模式,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那毫无疑问是开宗立派的创举。

对这一发现,力文兴奋不已,更加全神贯注投入东江山水的调研和思索。为了创新,他吸收了李可染的写生状态创作方法,对景创作,抛弃一直以来已熟练掌握的传统技法。只要有机会,他就到大山、农村、海边去观察,思考最佳的表现方法,并把这些学术研究写成《关于创作东江风情画的思考》,进行对实践的理论总结。对于东江山水的新皴法、空间表现方式、色彩、意境及东江山水精神,都有深刻的思考和探索。

当然,要成功创新手法,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无疑是极大难度的挑战。力文不惧艰难困苦,勇敢地走上探索之路,体现出了开宗立派的创新精神,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若干年后,东江沿岸的某些风景也许会消失,但是力文的墨宝可以让人们重拾回忆,给后人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创举!

祝力文兄佳作迭出,取得更好的成就。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