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村庄,当它打上革命印记,就有了“永垂不朽”和“东江红都”之称。
如果不是民协采风,我不知道还要隔多久才会踏足高潭这块土地。如果不是“钟导”如数家珍,我不知道高潭还有这么辉煌的革命历史。
我是唯物主义者,有时候却不得不相信“神灵”这些事件。天气预报是雷阵雨,它却赶在天亮前落得个干干净净,洗净尘土,洗净天空。艳阳高照,一路欢歌,我们在洁净的空气里走进高潭。我相信,时空之外,有一种力量在冥冥之中引领我们向前。
千年高潭,万年莲花山脉,层峦叠翠,虔诚万分,我们为祭奠一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一段不可忘怀的历史而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90多年前,一个叫彭湃的人在高潭点燃了革命火种。
沉睡的山醒了,河水醒了,土地醒了,被奴役的人民也醒了!纷纷举起渴望自由民主的旗帜,开始血与火的抗争!
当红军进驻高潭,祠堂不再是单纯的供奉先祖,它成了革命的庇护神。红军办公室、医院、印刷厂、兵工厂、被服厂、俱乐部……我们在一批批人来来回回的足迹里缅怀先烈,寻访革命遗迹。我站在祠堂门前,看丰收的喜悦,阳光在这一刻格外灿烂,岁月不再有伤痕累累。
当“列宁格勒”都已恢复为“圣彼得堡”时,谁会想到,谁曾想到,在中国南方一个偏远小镇,会有“马克思街”和“列宁街”。多少帝王将相,多少英雄豪杰,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曾留下半寸土地。而马克思列宁主义把根扎进土地,扎进中国人民心中,永不磨灭。
我站在“黄坑寨”的石碑旁,举目眺望,蓝天白云,绿水欢歌,红墙小院……这美丽田园,即使我不是画家,却早已在心里把它描绘了千百遍。
笑容满面的村民,篱笆上的绿色瓜果,悠闲的狗跳虫鸣……如果不是祠堂墙上的说明,我怎么也不会相信,这安宁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绝户”的腥风血雨。
在烈士碑前,画家用笔在素描,诗人用格律在咏赞,作家用文字在记载,摄影家用相机在定格永恒……我屏住呼吸,鞠躬致意。看岭南大地,烈士的鲜血浸染着这方土地,渲染出一片蔚蓝的天空。
残阳如血,高潭人民如今的幸福是英雄魂魄最好的皈依。微风吹拂,英勇抗战的精神融入东江不息的奔腾。
当革命圣地变成一道风景时,我们唯有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鼠标所到之处,都是我对高潭深刻的敬仰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