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水贵如油,在昔日的盐洲古岛上一点也不夸张。岛上虽挖掘有水井,但碱性高,不能饮食,只供洗菜、洗澡、洗衣等用。食用水只好用船到对面山装运,装运时又要趁潮涨水深时。真是难为了挑水的婶姆姐妹,不管天寒地冻,都要将裤管卷至股腿上,争先恐后地来回挑。
岛上除白沙村外,村村都挖掘有水井,且多数在屋内。白沙村民用水只好到邻村挑回。由于井水碱性高,衣服、毛巾等棉织品很快就又烂掉了。所以,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到岛上工作的人员,实行海岛补贴。
1965年,大洲公社在对面山任厝田修建水库,次年建成,经海底输水管道把水输送到岛上,才结束了岛上饮用水用船装运的历史。但任厝田水库库容量小,为解决因水库容量小而供水不足的问题,1984年苦竹坑引水工程上马,次年竣工,供水盐洲岛,跨海输水管道长750米。至此,盐洲饮用水得到解决。任厝田水库同时废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