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志·艺文卷》有10篇作品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惠州平民百姓中五位不畏强敌,仇恨日寇,面对敌人的屠刀英勇抗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爱国英雄,读后令人深受教育。
张友仁先生的《剚仇女歌》,记的是一位女英雄李杨氏,云南省人,在惠州林振雄将军家长大,从小学习少林寺武艺,后嫁给商人李景泉,故称李杨氏,可惜未留下自己的名字。1938年10月,日本鬼子从大亚湾登陆后,扑向惠州城,城中居民拖儿带女纷纷逃难,李杨氏身带丈夫收藏的利剑,向城外乡村躲避,行至圆通桥,遭遇进城的日军,已来不及逃避,敌寇见她年青貌美,想捉住她。她迅速拔出利剑,施展绝技,挥舞着利剑与日军搏斗,只见剑挥血溅,杀得敌人鬼哭狼嚎,倒地而毙,她愈战愈勇,连杀三个鬼子。然而,大队鬼子蜂拥而至,眼看寡不敌众,她想,决不能让鬼子捉住蒙受凌辱,于是飞身跳入西湖英勇牺牲。
张友仁先生闻此动人事迹,写下《剚仇女歌》:“小榜山头壮士死,仲元林暗腥风起。谁料逃亡小女儿,剚仇慷慨逾男子……女无私爱国兼爱身,香消玉殒迹犹新。山河重秀伊谁力,风节毋忘大国民……”以纪念李杨氏。
王映楼先生拟写的《为镇民秦敏猷、吴锡槐助军抗敌死事请旌恤文》,记述了秦敏猷(又名秦序东)、吴锡槐两位先生的英雄事迹。秦序东先生家住惠州府城(今桥西)南门。1942年2月,日军第三次侵犯惠州,国民革命军独九旅一个团在挂榜山和飞鹅岭英勇抵抗。秦序东先生和吴锡槐先生相给不逃避,虽已年老,但满腔热血,不惧艰险,冒着枪林弹雨,协助守军筑工事、运弹药、送茶饭,夜以继日,不肯休息。守军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击毙敌联队长,后因粮尽弹绝,被迫撤退,惠州沦陷。日军进城后疯狂报复,烧杀抢掠,奸淫妇女。秦序东先生不幸被日寇捉住,他对敌人怒目而视,高呼抗日口号,敌人以刺刀威逼他带路搜寻财物和妇女,他宁死不从,敌人以刺刀刺他的手脚,他一面痛骂敌人,一面奋不顾身扑向敌人,以头撞击鬼子,鬼子用刺刀在他身上刺了十多刀,秦先生壮烈殉难。
王映楼先生在文中赞扬他“表现吾民族性坚强勇毅之精神”,为他请求给予抚恤;吴仕端、杨锡洵、梁仲宾、尹克任四位先生分别为秦序东先生写了挽联,吴仕端先生写的上联为“此老堪似秦子京,漫说行谊生平,与虏偕亡,已标正气千秋上”。
李煦寰先生写的挽联《挽廖计百先生》和柳亚子先生写的《廖计百先生墓碑铭》记述的是廖计百先生的事迹。廖计百先生家住惠州府在秀水湖。1942年2月,惠州第三次沦陷,日本鬼子进城后烧杀奸淫,实行“三光”政策,千百间房屋被烧毁,来不及逃避的居民被杀害,妇女遭凌辱,不忍目睹。日军如狼似虎闯进廖计百先生家,威肋要烧他的住宅,廖先生慷慨激昂,斥骂敌人,丧心病狂的日寇,伸出魔抓,点燃了熊熊烈火,廖先生住宅变成一片火海,廖先生蹈火履薪,宁死不离开自己的家园,对敌人表示极端愤怒。廖先生在烈火中永生,表现了中国人民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惠州人民的爱国和刚烈,使侵略者胆战心惊,不敢在惠州久留。
冯重熙先生和吴仕端先生分别为吴职藩先生撰写的挽联,记述了吴职藩先生的事迹。吴职藩先生,惠州府城人,清末秀才,一生从事教育事业。1942年2月,日军进城后疯狂大屠杀,吴先生不幸被日寇捉住,他毫不畏惧,义正严词怒骂侵略者,坚强不屈。日寇把来不及逃出城的老人、妇女、孩童驱赶到水门沙下西枝江边,进行大屠杀,日本鬼子残忍地向手无寸铁的居民开枪扫射,用刺刀戳,一时间血流成河,尸横遍地,鲜血染红了西枝江水,近千具尸体被推入江中,漂浮在江面,吴先生的遗体也在其中,这就是惠州历史上的“沙下惨案”。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惠州人民的血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让我们的子孙万代牢记这血海深仇,决不让这惨痛的历史重演。
几位爱国英雄殉难时我刚刚出生,对他们的英勇事迹毫不知晓,阅《惠州志·艺文卷》,我第一次读到他们的动人故事,深受感动,对几位英雄肃然起敬,受到了一次深刻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深感惠州地灵人杰,作为惠州人十分自豪。东江人民革命烈士陵园有杨成武将军题写的“东江浩气”牌坊,我们要继承先烈的浩然正气,继往开来,把惠州建设得更美好。
(注:《惠州志·艺文卷》由邹永祥、吴定球主编,中华书局2004年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