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雪(惠州民协会员)来源:
日期:2017-11-09 23:17:49浏览:3380
引子
在粤东揭阳的版图上,一个仅有0.53平方公里弹丸之地的小村庄,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骄子,飘红网络、名扬八方,它就是鼎鼎大名的军埔村。没人敢小看这个总人口只有2800多人的小村庄,90年代时它就曾经远近闻名过,是制作和销售地方特色食品的专业村。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曾经的辉煌在盲目扩大经营和不正当竞争中快速衰落,一度沦落成为揭阳地区有名的问题村之一。然而,军埔毕竟是军埔,2012年春天,11个带着梦想的年轻人,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以敢为人先的卓越胆识,先后回乡创业,让军埔迅速在互联网上崛起,成为中国有名的淘宝村,也是广东第一个有据可查的“电商村”。揭阳市政府抓住时机,及时介入,多方位扶持,推出一系列力度大、切实可行的扶持措施,让军埔只用了一年时间,华丽脱变为“亿元电商村”,淘宝店超3000家。阿里巴巴集团宣布2016年电商交易额达3万亿元人民币(截止上半年),揭阳电商增速夺冠。军埔一路飘红,名声鹊起,一跃而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佼佼者。
2016 年8月,省作协组织全省各地30余名作家走进揭阳,他们带着极大的好奇和困惑,与军埔村进行零距离接触,以剥茧抽丝的势态,触摸它迷人的肌肤,感受它诱人的韵律;探寻它发展的轨迹,淘出它成功的真经,揭开它神秘而又传奇的面纱。
“双11”创出的神话:
广东揭阳市是著名是侨乡,有320万华侨。在它的西北面有一个锡场镇,镇子里有一个只有490户人家,2800多人叫军埔的小村庄。军埔实在太小了,占地面积也就800亩地。可倔强的军埔人,愣是在这片寸土寸金的土地上创出了奇迹。全村2000多人,开设淘宝店4000多家,实体店350多家。490户人家,350多户投入网上销售,高峰月成交金额近两个亿,2015年全年交易额22亿元。日进斗金,在这里变成现实。2015年“双11”这天,军埔电商村简直如同一架高速运转的巨型印钞机,创下当天电商销售额超8000万元的惊人业绩。
据光明网、中国青年网记者报道,当晚凌晨他们走进“广东淘宝第一村”的军埔村时,街上却依旧灯火通明:“到处可见一片热火朝天的场景,这个时间点对于有着3000多家淘宝网店的村子来说,‘双11’网购狂欢盛宴的序幕才刚刚拉开。”当晚,几名记者在夜幕中随机走进一家经营服饰的电子商务企业时,被眼前所见惊住了:四五台打印机在紧张地打印订单;即时聊天工具滴滴滴地响个不停;键盘哒哒哒的敲击声不绝于耳。十几个工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地处理着比平日多出几倍的工作量。
当晚的电商们全身心投入到这场异常激烈的战斗之中。年轻人盯着电脑屏幕,快速在网上接收雪花般飘至的订单,应接不暇。他们手、眼、脑并用,一刻也不敢分心。父辈、家人和员工则忙着打印定单、分捡货物、装包、贴单、发货、交货,分工明确,紧张有序。
在当晚网购战役刚刚打响的20分钟里,记者到某乐酷童装店后台交易平台看到,该店的支付订单已多达1.3万多个,支付金额达63万多元。
经历过两个“双11”实战的军埔电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次他们事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货源充足,物流畅通,店内分工协作明确,有条不紊。只见那些实体店里的货物早已堆积如山,店铺门口也已呈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小山包样的包裹堆。整个军埔村处在极度亢奋之中,电商们通宵达旦、废寝忘食。
这晚,工作人员根本无暇搭理记者,畅通无阻的网络是他们施展才智的广阔天地,各个忙得不亦乐乎。黎明前,当不忍打扰他们的记者悄然离开时,到村口惊喜地目睹了另一番景观:一列亮着灯的车队,正向军埔电商村内驶去,它们全是各家快递公司的车辆,细数有十几辆之多,也将要经历一个不眠之夜。
灯火通宵的军埔村,在第二天清晨的阳光中慢慢沉静下来,同样疲惫不堪的电商们,纷纷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当天军埔电商的销售额成功突破了8千万大关,“双11”创出了现代版的金融神话传奇。
在短短的3年中,中央电视台曾先后7次到军埔采访,《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瞭望东方周刊》、《金融时报》、《湛江日报》,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广东电视台及国际在线、中国发展网、光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日报网、百姓生活网、新华网广东频道、金陵热线等多家媒体和网络聚焦军埔,报道亿元淘宝村创出的奇迹,找寻它成功的秘密。
曾经辉煌的日子
改革开放之初,军埔因土地少,经济落后,是揭阳地区最穷的村之一。90年代初,老一代军埔人中,有经济头脑和经商天赋的村民率先做起了糖果生意和小商品批发,具有潮汕特色的饼干、果冻、巧克力等食品走向周边地区,一时有了名气,食品加工业呈现了生机。具有商业意识又具吃苦耐劳精神的先行者,从客户上门进货发展到主动送货上门到周边地区。军埔这条1.5公里长的小街上,车水马龙,异常热闹起来。食品生意的兴隆,带动村里80%的村民加入到这一行业之中。从1994年到2004年十年间,军埔成为揭阳地区名副其实的食品加工专业村。当地知名作家许小鸣曾骄傲地对来采风的作家说:那时我们到外地遇见有人问起你是哪里人时,只要说是揭阳的,就会有人说:我知道!你们那的糖果很有名,还有电子表等,每次听了心里都甜滋滋的。
为了将生意做大做强,很多人开始建厂房,购机器,扩大生产,建起有一定规模的食品加工厂。高峰期,一条街上先后出现了170多家食品加工厂。大家把辛苦挣得的钱纷纷投入到扩大生产规模上。殊不知,此时危机也悄然尾随而来。个体经营的单打、独斗,缺少统一管理和宏观调控,商户盲目地扩大生产,恶性竞争也愈演愈烈,结果,竞争双方两败俱伤。更无法避免的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卫生条件难以保障,技术设备更新跟不上,当市场调节失控时,军埔村遭遇了经营上的滑铁卢:一家家食品厂关门倒闭,更令人揪心的是花钱买来的机器设备变成了一堆废铜烂铁。繁华瞬间退去,被凄清和萧条所替代。
衰落后沦为问题村
曾经热闹的食品街门可罗雀,一个个颇有规模的食品仓库空空如也,一派萧条的景象。军埔历史上就属土地资源十分匮乏的小村落。经济萧条时,人心涣散,失去实事做的农民,如迷失方向的小舟,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孤独无助地随意飘零。许多人陷入迷茫和困惑之中。村民无所事事,打麻将和赌博很快成风;村里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偷鸡摸狗、打架斗殴的屡见不鲜,参与黄赌毒的现象在不断增多,社会治安问题严峻。因此而引发的一系列家庭矛盾也日趋突显。让时任军埔村支部书记的黄建中焦头烂额。一度成为揭阳十大问题村的军埔村声名狼藉。
曾经的辉煌和荣耀,成为老一代军埔人和有志的村民心中无限的痛。无所适从的现状困惑着军埔人,青壮年和不甘失败的村民便纷纷离家,出外打工,令人心酸地寻找出路。
再度强势崛起
2012年那个春天,军埔村又将有奇迹发生。在广州打工的11个80后、90后,像有心灵约定似的,先后回乡创业。他们想凭借自身的智慧和胆识,回乡重整父辈河山,再创军埔辉煌。这些乳臭未干的毛孩子们行吗?经历过惨痛失败的长辈们满心疑虑,并不看好,军埔村也在拭目以待。
话说军埔衰落后,外出打工一族中,有一帮在广州十三行经营服装批发生意的年轻人,因特别能吃苦,胆子大,脑筋活,又彼此关照,成为这一行里小有名气的潮汕帮。其中有一个长相酷似马云的小伙子叫黄海金,成为军埔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小黄2008年在梅州做服装生意,本就头脑灵活的他一日脑洞大开,尝试开了一家淘宝网店。这个绰号小马云的人很快就摸出些门道,他发现梅州相对封闭,网络、货源、物流都远远比不过广州,于是马上移师广州,从此生意越做越红火。消息像插了翅膀飞向家乡,军埔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开始纷纷涌向广州。他们相互帮衬,合租住房减少开支,降低生活成本;还在一起共同谋划大计,结成生意上的得利伙伴,抱团发展。最高峰时人数逾百,在淘宝经营零售和批发生意的军埔军团逐渐形成。
时至2012年中旬,这群年轻人仿佛赶赴一个共同的约会一样,纷纷回家乡军埔开网店。原因很简单,精明的年轻人发现:在广州发货、拿货、每月开销需6000到8000元,而回家能省去一大笔开销。11个颇有远见的年轻人开始掉头回乡创业,成为开启军埔淘宝村辉煌之路的奠基者。在他们的带动下,军埔出现了回乡潮。这11个85后和90后,与一个60后的核心人物被广东知名作家张东升冠以军埔电商的12罗汉美名,他们分别是:黄作宏、黄海金、许壮滨、许耿峰、黄伟鸿、许冰峰、黄银丰、杨鹏佳、许史东、许锐冰、许永彬、杨凯新。
起初回乡的11个人还是在广州十三行拿货,到网上销售。当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时,及时改变了思路,做起了批发生意。他们先后开始自行设计服装款式、采购原材料,再拿到周边厂家加工生产,之后将货物在网上批发给他们的下线和村里一些刚起步的小淘宝店。
后生可畏!年轻人是未来和希望。互联网更是其父辈望其项背而不及的。老一代军埔人的态度开始转变。从一开始的怀疑、袖手旁观,到被活生生的现实打动感染,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其中,直至全身心投入,甘当起晚辈的下手。不少人还把家业传给这些敢为人先的下一辈。
每天下午三点多钟,是军埔电商开始工作的时间。年轻人打开联通世界各地的神奇电脑,熟练地操作起来,轻松地点击鼠标下单,一如辽阔大海里随心所欲的畅游者。
采风团的作家在当地作协常务副主席杨协亮和许小鸣副主席的引领下,届时走进军埔。在那条店铺林立、拥挤且不宽敞的小街上,与电商们来了个亲密接触,亲眼目睹了电商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状态。满街的店铺,多是电商父辈当年建的食品厂房,如今里面早已变成货架林立,摆满货物的批发、销售仓库。电商们忙着按订单发货、交货,按不同的快递公司分捡货物、像机器一样忙得停不下来。我们只能时不时见缝插针地问一两句,即便他们有心回答,也不连贯,还常被客户一次次打断。想好好与他们聊一聊的愿望终于落空,于心不忍的我们,只好留下联系方式,带着诸多疑问,恋恋不舍地说拜拜。不少门店外的地面上,分装好的包裹已堆成了小山。再过一会儿,15家不同的快递公司就要上门收货了。
重拾辉煌的秘密
自古英雄出少年,16岁就开网店的许锐冰算是一个。今年18岁的他,是林弯弯传奇服装网店店主,他创造了平均每天发货8000件以上,年交易额8000万元的传奇。
这个只有490户人家,2800多人的小村落,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成为远近闻名的亿元电商村,创造了每月平均150多万笔的交易。截止2016年3月,已有350多户2000多人投入网上销售,全村开设淘宝网店近4000家和300多家实体店,月成交额达1.36亿元。村快递量每天平均10万件。2015年网上成交额22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商第一村”。
军埔有今天的成绩,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引导,是他们紧扣时代脉搏,及时介入,让电商这种新兴行业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壮大,走向繁荣。
当军埔从食品专业村向电商专业村转型的关键时刻,揭阳市、区两级党政机关敏锐捕捉到这个行业的商机,顺应形势,多次到实地暗访,抓住时机适时介入,提供了多方位的服务,为军埔电商村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促使电商村快速走上规模化、产业化道路。没有政府全方位的扶持,军埔绝对走不到今天。
单从金融扶持力度就可见一斑。早在2013年,揭阳市中心支行启动用活政府扶持政策,出台了《2013年军埔村电子商务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暂行办法》、《2013年军埔村电子商务企业贷款贴息暂行办法》。从2013年至2014年7月,军埔电商共获贴息贷款413万元,其中13户还获得政府贴息29.46万元。政策出台后,有26户电商创业获得快捷优惠贷款12.81万元。截止2014年7月末,当地金融机构为军埔电商贷款50笔,发放贷款4572万元,帮助1100余人就业。从如今从事电商行业2000余人的数量可知,绝大部分部分是靠政府扶持走上这条经营之路的。
从2013年起,当地政府就推出一揽子扶持措施,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电商人才、电商服务、电商产业、电商文化、电商制度“五大高地”。具体扶持体现在五个方面:通过协会扶持、加强培训,加强市场主体培育;通过推动各大制造业与电商村合作供货,加强丰富市场要素;通过零收费、上门服务、按需服务,加强市场服务提供;通过完善交通、教育、文化等配套建设,加强产业生态建设;通过贴息贷款、诚信基金建立,加强产业发展的制度规范。全力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将它打造成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先进示范点。
政府推动电商发展必备的资源要素向军埔集聚,促使广东海东集团、华尔美网批第一城等100多家外地企业先后加盟进驻;重视物流,促使15家快递公司在军埔村设办事处。政府出面协调军埔村与银行、电信、移动、电力、文化、教育等部门的关系,配套规划:网络通信、融资、物流等优质资源聚集在这里,完善了交通、教育、文化等配套设施……政府提供的一系列配套服务,让原来零散、自发、低端的电商走上正轨。这些都是电商个体无论如何都无法实现和超越的。
当年镇政府给军埔提供8万元专項资金,建起了军埔培训学校,开展惠普型、精英型、涉外型、实战型四种类型的免费培训。还聘请阿里巴巴的老师为培训班授课。从2013年8月13日开班至今,已免费培训电商人才近13万多人。期间北大、清华、中大教授也都来这里讲过课。不仅培训珠海、东莞、广州、汕头、清远的创业者,还吸引了海南、辽宁、陕西、湖南、湖北等外省的创业者。军埔承办过非洲国家青年电子商务领袖培训、蒙古国电子商务及物流发展高级研修班考察;承接过百色平果县组织的50名贫困村青年和村扶贫干事电商培训班,还为学员提供免费食宿。一个非洲小国家总统的儿子也曾来这里参加过培训。揭阳市政府就是要借助军埔电商平台,全力打造军埔向全国免费电商培训基地。
都说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偏偏军埔就有。这里洗脚上田的农村村民,不仅可以免费培训,学校还会为他们提供一个网店让其实习、练兵。在实体店的带动下,他们只需上网就可以“零风险、零成本”地进入运营。这种无本生意让村民们很快加入到电商的实战队伍中。
1993年出生的杨佳琪现在经营一家男系服饰淘宝店,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当初他只投入了一万元就开起了店。他很感慨地说:“网店就开在自家民居楼上,不用支付佣金,快递打电话就可上门取件,而他只需在顾客下单后到村中上线品牌店取货即可。”
军埔学校不仅免费培训,还在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从302期培训班开始,将每一期学员组建成一个军埔商务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各位学员持股2%,学成后分散到50所学校担任区域总经理,普遍撒网推广揭阳特色产品和德国好产品。目前已成立了四家公司。通过培训,还带动了揭阳地区15万人就业。
为打造21世纪电商黄埔军校和面向全国的免费电商培训基地,揭阳市政府2015年12月25日成功举办了首届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电商培训全国邀请大赛,启动仪式在军埔学校隆重举行。目的正如揭阳市副市长林丽娇在启动仪式上所述:“旨在为全国电子商务培训行业资源交流提供新渠道,为电商培训讲师和资深人士同台竞技,互学共进搭建平台……”揭阳市依托军埔学校平台,正在实施“十万电商人才培训工程”,以展示揭阳力量。
政府还通过对行业协会的扶持和引导,让电商了解市场规律,避免恶性竞争,规避风险。
2013年随着小淘宝店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后,它们与品牌店的货源相同,在线上形成了竞争关系;在初创阶段,“盗版”引发的矛盾一度非常激烈,当某品牌网店自主设计的潮流款式销量好,马上就有人仿效,并以更低的价格出售。抄袭风日趋严重,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当年6月,许耿锋、杨凯生、杨鹏佳三个年轻人找到了村里一个威望极高的长辈——黄作宏,希望他出面调解。
黄作宏,“ 12罗汉”中唯一一个60后。他头脑极为灵光,思维极其敏捷,应变能力超强,口才一流,精力旺盛,堪称军埔一哥式的人物。当他出现在采风团作家眼前时,这个年逾半百的军埔人非常干练,一对鹰样的眼睛不停地转动,能流利应答来访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他早年也做食品加工生意,在食品加工厂濒临倒闭时,不懂网络的他竟然从儿子那里得到先机,顺利实现了产品转型。为了吸取90年代食品生意恶意竞争的惨痛教训,他主动出面当起了和事佬。如今在军埔,只要他出面,矛盾几乎没有化解不了的。凭着个人威望和主持人一般的口齿,成为电商村的调解高手。
针对“盗版”现象,当年“ 12罗汉”里的许壮滨曾站出来与大家协商,商户双方在批发价的基础上拟出一个网上销售协议价格,平行销售,避免恶性竞争。黄作宏及时出面,为年轻人指点迷津。他穿行在村里的淘宝大户中,做工作,建议大家自创品牌,杜绝相互抄袭。在他的努力下,“ 12罗汉”共同签署了一份“倡议书”,保护原创款式。达成“同样的产品看各自的营销,不打价格战”的共识,共同抵制违反条款的签约人。一旦有人违约,处以2万元罚款。这种以道德彼此约定的原始自治公约,代行了法律的职责,12人严守承诺,珍惜原创品牌。当下这份协议书仍贴在12罗汉中许壮滨和黄伟鸿两家品牌店的墙上。
市区镇三级政府对黄作宏给予了极大的精神鼓励和认同,把他树成军埔的一杆旗,在多家媒体中进行宣传报道,让他更好地发挥作用,施展才华,代表政府服务电商。
近年小淘宝店之间仍会发生抄袭现象,“ 12罗汉”间的倡议书形式也适用于其他品牌电商和小淘宝店之间,成为相互间平等价格、尊重原创款式的自治公约。
2013年7月27日军埔村电子商务协会成立,许壮滨任会长。政府通过对行业协会的指导、帮扶,为电商公平竞争,有序的抱团发展、产生集群效应,成片带动经济发展引航掌舵。
如今军埔带动周边镇村开设网店近2万家,初步形成了集网络、实体批发、培训孵化、快递物流和电商文化一体的大军埔商业圈。实现了当地传统产业的顺利转型升级。
互联网时代的骄子
军埔电商的经营范围较广,产品类型除了服装,经营的还有塑料家居用品、皮具、电器、五金、玩具等。主要以经营服装为主。做服装必须不时创新自己的品牌,才能“爆款”。所谓“爆款”是指在商品销售中,供不应求,销售量很高的商品。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卖得很火的商品。对于“爆款”,许世滨曾对记者如是说过:一件“宝贝”从设计阶段的调色、配图,再到生产阶段的选料,直至最后上架的美工,品牌店老板起决定性作用,是产业链的核心。这要取决于老板对时尚潮流的感觉。
军埔现有300多家网店,他们不仅面对淘宝世界里的众多竞争对手,他们之间也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毕业于华南商学院的黄伟鸿告诉笔者:“爆款”是他们品牌电商的杀手锏。一件爆款的产品周期只有几个月,可是有时自己投入了大量精力,推出了一款自己很满意的新品,销售时却遭冷遇。相反,自己不太喜欢的风格反而火爆。他指着货架上那件牛仔夹克说,当时我在这款旧牛仔外套的胸前口袋上做了细微的改动,一下就卖了16万件,成为迄今销量最好的服装。这个斯文偏瘦的90后小伙,自从有了自己的实体店——YES潮后,每天平均销售掉一两百件服装。他经常在网络世界服装的海洋里游弋,挑选自己欣赏的款式,反复琢磨,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自己的新款并找厂家生产定货。他每天负责在网上订单批发,他父亲负责发货。做的好时,一天能发出几千件,最多时甚至上万件。笔者感兴趣地问了一句:你父亲乐意给你帮忙吗?他坦然回答说:现在我们这里长辈们几乎都是我们的好帮手。我又追问:那他的生意头脑一定不如你了?他微微一笑,带着赞许的口气说:他,比我厉害得多!你们应该见过的,就是你们活动的解说啊。
哇!让我们几个采访者面面相觑,惊得如像炸了锅。他是你父亲?可比你能说太多!我们都颇感意外,想不到能说善道,机智过人的黄作宏,在家却是这个斯文还略带腼腆的儿子的下手。这在军埔已是普遍现象,毕竟老一代人对网络的熟知程度远远不及年轻人。年轻人是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军埔的年轻人更是淘宝村前进和发展的生力军。
无论你先天条件如何?也无论你的家庭条件好坏,只要用心和敢于吃苦,在军埔都能闯出一片天,因为军埔政府为电商创造了如此优越的创业条件和环境。在本文即将截稿时,从朋友那里意外得知一个非常值得一书的年轻人——王创平,他曾以年销售额5000万元的业绩,创造了中国网销前10名的奇迹。他创造的“优乐酷”童装淘品牌,近期又注册了一个新的女童装品牌“优乐贝”。打动我的不单是他的网销业绩,而是他战胜身体残疾,创造出令无数健康人无法企及的命运奇迹。他的人生轨迹和创业经历一定有太多不平凡的故事,许多未知的东西在吸引着笔者,先从知名作家张东升的一段颇具感染力的文字里了解一二吧:“命运关上了一面门,网络时代为他打开了一扇窗。几乎谁也没有想到,在军埔的3000多家电商里,做得最大的领军人物会是一个身材矮小、佝偻、瘦弱、看上去呆头呆脑,还长着一张娃娃脸的残疾人……”
如今军埔电商自己注册的商标已有700多个。2014年全年交易额16.8亿元;2015年全年交易额22亿元;2016年(截止上半年)电商交易额达3万亿元人民币。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指导下,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军埔村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化解社会矛盾,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农民转变为市民的新兴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军埔能创出如此惊人的业绩,成为互联网时代令人瞩目的骄子,它成功的背后还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留待我们去发掘,去采写,去讴歌,去发扬光大,去鼓舞更多的人。它该是军埔人熠熠闪光的时代精神!
载于《揭阳文艺》2017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