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邹永祥、苗理洁来源:
日期:2022-11-16 20:46:47浏览:1655
1.苏公笠
''
网络图片
''
张小明 摄
苏公笠,是惠州、梅州、潮州及赣南闽西的客家地区妇女常用的一种竹笠,俗称“凉帽”。清人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所记“韩公帕和苏公笠”一则中说:“惠州、嘉应妇女多戴笠,笠周围缀以绸帛,以遮风日,名曰苏公笠。眉山遗制也。”
据传,当年苏东坡被贬来惠州,日携爱妾王朝云莳花灌园。为使朝云不受风吹日晒,他特地设计制作了一顶“中开一空(孔)”,“周缀绸帛”的竹笠给她。“中开一空”是为了让朝云头上的发馨向上通过不受障碍。“周缀绸帛”则既可遮掩颈面,又可障日迎风,所以又称凉帽。由于制作简便,美观实用,惠州等地客家妇女也就相沿习用至今,这就是我们现在还能见到的“苏公笠"了。
【附注】节录自《广东民俗大观》(刘志文主编,厂东旅游出版社1993年出版)上巻,作者马风,编者有删改。关于苏公笠的记载颇多,如《潮州志▪丛谈志》说:“客族妇女晴夏皆戴凉帽,制用竹织,其式如圆箔,中开一空以容顶替,周围缀以绸帛,或以五纱罗布分五幅摺而下垂,既可周遮头面,长夏操作,又可以迎风障日,名曰凉帽,又曰苏公笠。”清代旅惠的张心泰也有类似记述。
2.永福寺钟战蛟龙
''
''
网络图片
明清《惠州府志》记述:北宋政和中,惠州永福寺钟与龙塘蛟龙战,半夜复回寺,邑人皆见之。但有一夕钟竟不返,僧求之不得;来年夏旱发现钟在水中,百牛挽之不动。其时唐庚正好贬居惠州,为此写下《钟潭行》一诗,但時中只言永福寺钟会飞,未言与龙塘蛟龙斗。唐庚《钟潭行》诗日:
君不见惠州城之西,永福古寺钟崛奇。夜辄亡去黎明归,萍沙摹糊水淋漓,山僧初惊久恬嬉。一夕径去不复栖,父老嗟惜僧垂浃。明年夏旱江水低,此钟居然水中坻。奔走往视空城陴,挽以巨缆牛百蹄。牛喘缆绝钟不移,度不可得乃去之。江花开落水东驰,到今过者犹俯窥。刻舟求剑真自痴,不应此物犹沙泥。
【附注】何志成整理。
3.伊府面
消代嘉庆年间,惠州知府伊秉绶聘请广东才子宋湘到惠州丰湖书院任山长。有一天,他专门请宋湘到自己家中吃饭。
伊秉绶出身世家,风流儒雅,不但诗写得好,字也写得好,在当时的中国文坛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又是一个美食家,家里专门雇了一个姓麦的名厨,但凡在饮食方面,他一有新发现、新想法,就把这麦师傅找来面授授机宜。麦师傅也早已摸透了主人的脾性,总能心领神会,出色发挥,让主人满意。这次伊秉绶赴任惠州,又把他带在身边。他知道伊秉绶喜欢吃面食,而当时惠州的传统面食水准一般,便设法加以改进,和面时加入鸡蛋和鸡汁等佐料,擀平切成曲条,晾至稍干,盘成一定的形状,即放入温油炸成金黄色,吃时再按需要烹调,可炒,可烩,亦可煮成汤面,色泽金黄,口感清爽,鲜美无比,成了伊附家宴的特色食品。这一次请大才子宋湘吃饭,当然少不了这一道节目。
酒过三巡,一盘香喷喷的炒面端上来了。在主人殷勤地催请下,宋湘下箸尝了几口,细细地咀嚼了好一阵,连声赞道:“好!好吃!——府上厨于果然好手段,他是用了什么方法,做出这等好吃的面条?”伊秉绶笑着说:“过奖过奖!其实并无奥妙,莫非山长真有兴趣了解?”接着便把制作过程详细地介绍一遍。宋湘听罢连称“妙极”,忽又问:“这面如何称呼?”伊秉绶一时愕然,答不上来:“自家的制作,哪有名号?”这一回宋湘可认真了:“美食岂能无名!如不嫌弃,我给这面取个名如何?”伊秉绶反问:“山长所取,是何名目?”宋湘稍作沉吟,说:“既然是伊府创制,何不就叫它伊府面!”此语一出,知府连连点头称善,满座宾客更是喝彩叫好。
自此之后,“伊府面”的做法就在惠州坊间食肆广为流传。后来,人们又简称它为“伊面”,而且不但传至全国,还传播到海外去了。
【附注】张友仁1951年口述,编者参取有关资料略作删改。
3.东江蚬
很久以前,外地有一位眼科医生带看个小徒弟来到惠州城挂牌行医。这医生医术高超,医德亦好,在家乡可是远近闻名的医家。原以为这惠州城是岭东名郡,两江环抱,物阜人稠,商贾云集,独缺一家专医眼病的店堂,大可以在这里一显身手,闯出一番世界来。不料挂牌月余,街招也在府县两城街头巷尾张贴了不少,可就是求诊者寥寥,店堂一天到晚冷冷清清,弄得这两师徒百无聊赖,只好拿着拍子赶打乌蝇。
医生实在是闲闷得慌,心想:何不出去散心几天,也好顺便了解一下这里的风土民情,探个究竟?主意既定,向小徒交代了几句,出门去了。几天后,医生回来了,他坐下没喝几口水,就把徒弟叫到跟前,吩咐说:“我已将店堂退租了,你把行李折叠好,明天咱俩回老家去。”徒弟奇怪了:“不是刚来吗,怎么说走就走?”医生摆摆手:“别问,照办就是。”
第二天,师徒俩离开了惠州城。在东江渡口等着过渡时,医生指着星星点点散落在江面上的十来条小艇仔问徒弟:“你知道这些小艇是做什么用的吗?”徒弟回答说:“打鱼。”医生摇摇头:“不,是耙蚬。这东江多沙滩,盛产河蚬,它外壳金黄,肉雪白,可煮,可焯,可炒,还可以腌制,叫腌蚬,以蒜头、辣椒、生油、生抽作佐料,肥美甘鲜,即可作餐头菜,又可作小零食,天天有人挑着串街走巷叫卖,我这几天就吃了好几回,那风味,真叫绝。河蚬可是有清肝明目的功效啊,它价廉物美,是惠州人的家常菜,患眼疾的还会多吗?我们留在这里能有多大作为!”小徒弟听后,这才恍然大悟。
【附注】口述:张南礼,女,惠州人,住下角。王宏政、林利整理,题目为编者所加,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