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缤纷惠州戏(中篇)

作者:苏定明(惠州民协会员)来源:
日期:2016-05-30 17:23:24浏览:2408

 

在惠城生机勃勃的戏剧百花园中,除了已“深入到惠州人骨髓中的粤剧”,还有很多五彩缤纷的剧种、特色戏剧、迷人的小戏……其种类之多,情趣之浓,演出之方便,在时过境迁的今日看来,有些还真有点不可思议。让我们穿过时光的隧道,信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之前的惠城戏剧百花园中,撷取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与特有韵味的“花朝戏”、“雷州戏”、“兔戏”、正字戏等多个戏,观摩各种戏的演出……

 

一、花朝戏——国色天香独一枝

花朝戏的发源地在原惠阳地区的紫金县。花朝戏的“朝”读音为“朝阳”的朝。紫金花朝戏又称紫金花朝锣鼓,源于紫金乡村民间流行已有二百多年的“神朝”祭祀。“神朝”祭祀庆典之时,有人数不少的唢呐手与锣鼓手伴奏,其音调朴实优美,腔调时高时低,有“响遏行云”与“潜身大地”之誉。此外,每个唢呐与锣鼓手在伴奏中,动作滑稽、互动、生活、活泼,十分吸引观众……

花朝戏作为惠州的一个特有剧种,以紫金客家话演唱(基本上与惠州各地客家话无大区别),受广大群众喜爱,盛行于惠城、惠阳、惠东与博罗等惠州大部分地区,而且也在其周围的县,如河源、龙川、连平、东莞、宝安等地演出、在海陆丰、汕尾、梅县等客家地区也很流行,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古代,紫金民间便流行“神朝”的祭祀形式,每逢春节等传统大节日或寺庙落成、重修等日子,便请巫师大摆神坛祭神,一时唢呐锣鼓响作一团,巫师大唱“神调”,以祈求一年风调雨顺,神明保佑大小平安。紫金民间,特别是乡村地区群众,都很喜欢看“神朝”。

当地的民间艺术受“神朝”启发,决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尽量删除骗神弄鬼的迷信成分,并吸收粤剧等其他剧种的优秀特色,又以质朴而优美的唢呐锣鼓乐韵为剧情之基调,把当地的传说、神话、民风民俗等改编成富有紫金特色的地方戏,因剧情多生动有趣,动作够花俏,与原来跳“神朝”的过于虔诚有很大的不同;又因“俏”与“朝”的紫金客家话读音相似,因而原先定名为“花俏”的戏名便改称为“花朝”戏。据传,清代末期便有“花朝”剧团出现,以后陆续有定华春、庆祥春等优秀花朝剧团,最盛时优秀花朝艺人达四百五十多个,在紫金县分布着近二十个“花朝”剧团,大部分在原惠州府属各县及惠州府周边县市演出,很受群众欢迎。

鞭挞恶霸、惩恶扬善、歌颂平安、安居乐业及克服千难万阻去实现理想、愿有情人皆成眷属等等民间的美好愿望,皆在花朝剧场中呈现,这是花朝戏的宗旨。花朝戏立足于广大群众,其剧本多取材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较有名的传统剧目有《过渡》、《茶园情》、《卖杂货》、《山村货郎》、《贺新郎》等。这些剧目,无论在城乡,不分贵贱,都极大地受到观众的赞扬——花朝戏与粤剧一样,雅俗共赏,从来不分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

大革命时期,受国民革命军东征与以彭湃为首的农会、农民革命运动的影响,当地的花朝戏文艺工作者曾创作反映这些现代革命的剧目,例如《战地黄花》、《苏丹》、《铁公鸡新传》等。这些剧目,更大胆的吸取原先的神朝、舞纸马、舞春牛、舞火龙等歌舞动作的精华,并加以优化组合,使全套戏的动作更多姿多彩,更有看头。此外在配乐方面,也在原有的神朝调的基础上,添加了惠州地区几种唱腔的客家山歌、城乡中的流行民间小调等等,使其音韵更上档次,更有质感与亲切感。

经过花朝剧团艺员对原来的花朝戏大刀阔斧的改动,去粗存精,又引进了不少有益的技艺与乐韵,这些举措使花朝戏艺术更加完善、使花朝戏成为更成熟、更受观众喜爱的剧种。

上世纪50年代前,花朝戏便成为惠城人熟悉并喜爱的剧种,惠城人喜爱它的花俏、泼辣与趣味,比起粤剧的慢速度与较多的含蓄、隐喻,花朝戏更直白、快捷、大胆,很有地方特色。一般每年的五月节、中秋、春节及七夕都有花朝戏来惠演出,很受广大群众欢迎。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花朝剧团大整合,全县小型剧团大减,到惠州演出的是整合后的大剧团,剧目方面、较重于现代戏,然而观众的热情依然如故。

1958年大跃进期间,紫金花朝剧团的大小团再次整合,成立颇具影响力和实力的紫金花朝剧团,在继承的基础上再次革新花朝演艺与音韵,并增加多个适应当时政治氛围的剧目,据说有近百个剧目(包括折子戏)。成立新的剧团后,不但在惠州地区经常演出,更在江西、福建等省上演,在广州、香港等大城市献艺,掌声不断;并幸运地接连四次参加广东省文艺汇演、艺术节演出;在广州演出时,周恩来总理曾接见该团演员、并合影留念;当时中国戏协主席曹禺为花朝戏题词:山沟里的山茶花。

我小时候随大人看过两次花朝戏,可惜年纪小记忆不清,至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三门岛看了一出紫金剧团为守岛官兵慰问演出的花朝戏,确实很花俏而富于特色。演出的剧目是《渔村新风》,主要内容是说惠阳地区某地渔村连年丰收,村中的男劳动力不足,一个叫辣椒嘴的少女也要像男人一样出海捕鱼,然而几千年习俗与实际情况都令渔村老支书及渔船船长难办,辣椒嘴与阻挠者一一抗争,终于如愿。

剧中扮辣椒嘴的演员不但人靓身材好,而且演得非常真切、大胆,就当是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一样去演。其动作动态感相当强,利落快捷、嘴甜手勤脚步快,其中很多诙谐动作、搞笑情节甚至打破了一些常规与清规戒律,而男演员也无论扮演角色年纪老或少,都有很多够胆够气的谐趣动作,与之配合,恍然一幅幅一看到就想笑的趣味漫画。笔者虽陋见少闻,几十年来也见过好些剧种剧情,其演员能达到花朝戏的连贯性谐趣大动作者尚未见到,确实是戏剧王国中的奇特皇子,是戏剧百花园中独特的一枝,也是很惹人喜欢的一枝。故当时全场爆发的笑声不少于二十次。

自上世纪“文化大革命”前,花朝剧团每年都有几次到惠城演出,场场爆满,笑语欢声直到客散回家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文革初期花朝剧团即遭厄运,幸好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复成立新团,并在1992年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汇演中获殊荣(“天下第一团”是指在当时中国地方戏剧剧种只剩下唯一一个剧团的,花朝戏与海陆丰的白字戏、正字戏皆在此列),文化部为花朝剧团颁发了“天下第一团”的锦旗与证书,当时的文化部高占祥副部长为紫金花朝剧团欣然命笔:国色天香独一枝。

 

二、百看不厌的木偶戏

“看木偶戏去”,不论是著名的惠州海丰木偶剧团还是梅州五华县木偶剧团来惠州城乡演出,不论是上演古装的《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还是现代的《海岛小英雄》“街招”(木偶戏广告)贴出后,必定是人山人海,个个争先恐后去剧场。一连几天,每晚二场,也必定是场场爆满,有时连过道也站满了人。有不少观众是扶老携幼合家前来,男女老少一样看得如痴如醉,演出途中,观众的感情十分投入,简直跟剧中木偶公仔同命运共进退:静止时鸦雀无声,激动时欢声震屋,演出中途是极少人提前离场的,即使去小解,也是急去快回──舍不得那几分钟的“损失”!

对小孩来说,木偶戏更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剧种,那一个个小木偶在演员的操纵下,个个似乎都被赋予生命和活力,无论是传统的历史剧、神话和童话剧,无不生动活泼,令人百看不厌。

木偶戏是我国的古老剧种,古代又叫傀儡戏,民间传说其发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年间,惠州市原管辖的海丰县,其木偶戏也是于唐代末期,由南迁到海丰的中原人民把中原这一艺术戏剧带来,以后不断发展,至宋代,已流行于各沿海地区。木偶剧能在惠州等地盛演不衰,其原因之一是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融说唱做念于一体,用方言演出(为方便不懂方言的观众,在舞台旁有字幕打出剧情),不管是古代题材还是现代题材,因其内容贴近生活、通俗易懂,易引起观众共鸣,其独具一格的特色更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海丰木偶戏深受群众欢迎的另一个因素是木偶剧团工作人员对艺术精益求精。他们对木偶的制作十分精细,不但各种人物的造型有个性,而且一些主要人物更塑造得生动活泼:它们的眼睛会转动,嘴巴会开合,还会吐舌头,五个指头是活动的,手势灵活,在工作人员熟练的操纵下,便演绎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与情感……另外木偶的一切穿戴、所使用的道具等,都与人物的历史、特定环境相吻合,且衣帽适身,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表情。此外,更在舞台美术、声、光、色方面不断创新,增强了木偶的鲜活……这些努力,自然使海丰木偶戏更贴近观众了。可惜近十几年来已难见其演出。

木偶戏分为铁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提线木偶四种,每一种都有各自的形体和操纵表演方法。铁线木偶没有在惠州演过,比较罕见;杖头木偶高六十五厘米左右,内装置了三根操纵杆,演员在舞台下操纵表演,幕后另有演员演唱和演奏;布袋木偶颈部连着布袋,外面套戏装,操纵时把手像戴手套一样伸到布袋里,用食指支撑木偶头部,使它转动,用木棍使手臂活动,由多人站着表演;惠州海丰木偶戏属最复杂灵巧的提线木偶类。木偶高四十厘米,头和手脚等关节用线系着,普通的角色用十条线,主要角色用近三十条线,大部分线都挂在主操纵杆上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