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气!惠东稔山长排盖子狮

作者:文明惠州来源:
日期:2019-11-11 15:13:42浏览:2974

 

在惠东稔山镇长排村有一种狮队,在狮班中地位超高,其他狮队与之相遇,必须向盖子狮行参拜大礼,绕侧而过。它在粤东地区有“红额青面,狮班免掠”之说。它就是稔山长排盖子狮。

 

'image001.jpg'

 

'image003.jpg'

稔山长排盖子狮表演《金狮献瑞》节目。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摄

 

◎非遗名片

惠东县稔山镇长排村地处稔平半岛腹地,该村“同兴堂”的圆形金狮被称为盖子狮。在狮子的动、静之中,村民将力度、幅度、速度、耐力、灵敏等糅合于舞狮技巧中,融舞蹈、形体、民乐、武术于一体,颇具观赏性与娱乐性。它所展现的起舞礼俗、采青方法、出入屋规矩等习俗,与惠州闽南、客家人的文化思想、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是约定俗成的民间传统文化遗产。长排村盖子狮表演始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1812月,稔山长排盖子狮被列入惠州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嚓嚓咚、嚓嚓咚……”伴随着激昂且富有节奏的鼓声,

一头红额青面的盖子狮腾挪闪跃,好不威风!稔山长排盖子狮造型古朴,红额青面,头部状似锅盖,细看其面部,口阔目大鼻短,眉宇间写有“王”字。

 

◎起源源于明代军狮

长排村的盖子狮源于明代军狮,因陆丰青塘乡人全部是明代碣石卫军人的后裔,全乡讲军言,形成了一个尚武的汉族群体,而具体的展现形式就是舞狮和武术。

 

'image005.jpg'

稔山长排盖子狮表演《金狮献瑞》节目。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摄

 

说起盖子狮,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

相传,明末清初时期的“反清复明组织”火烧南少林寺时,寺庙里的和尚四处奔逃。有一年,一位和尚逃难来到稔山,躲藏在寺庙。他每天早上都要练拳,引来儿童爬墙偷看。和尚有心收徒,便带着一帮孩子每天练拳。习武辛苦,只有一个叫李育文的孩子坚持了下来。

李育文后来成为了村里同兴堂的开创者。李育文满师后,就在长排村组建了同兴堂,教村民们舞狮、练拳。从那时起,长排村民习武成风,每逢过年、喜事、节庆都会举行盖子狮参拜活动。

据《惠州府志》记载:平海约稔山长排村盖子狮早在乾隆年间就已在民间流传。《稔山镇志》也记载:新中国成立前,稔山民间比较大型的体育活动,如舞龙、舞狮、划龙舟、拔河等项目每年都要进行一次。

 

◎狮王在狮班中地位最高

近年来,为了传承发展稔山长排盖子狮,其第十代传人陈志豪带着狮队四处展演,付出了诸多汗水和努力。

“虽其貌不扬,但盖子狮在狮班中地位最高。”陈志豪说,其他狮队与之相遇,必须向盖子狮行参拜大礼,绕侧而过。在粤东地区有“红额青面,狮班免掠”之说。“免掠”就是“不用比”的意思,可见其武艺高强、地位崇高。比如,不论哪个村,若有盖子狮在表演,其他狮是不敢进村的,只有等“狮王”表演结束离开后方敢进村。反之,其他狮类在村里表演,如果“狮王”突然闯进,只能自觉中止表演,选择离开。其他种类的狮班与之相遇,要偃旗息鼓,乖乖站在旁边让道,等候“狮王”通过,有的干脆改道避之,可见盖子狮地位之特殊。

 

'image007.jpg'

稔山长排盖子狮表演《金狮献瑞》节目。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摄

 

盖子狮被村民们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物。据陈志豪介绍,长排盖子狮以憨直拙朴、粗犷自然见长,在高亢粗犷的铜锣皮鼓伴奏下,抑、扬、开、合、滚、跃、抢……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表演方式。

 

◎传承多地表演展现盖子狮风采

作为非遗传承人,陈志豪十分重视盖子狮的保护和传承。2014年,他创办了醒狮团,有空就在家乡稔山教孩子们舞盖子狮、打拳、敲锣。

不仅如此,一有机会,陈志豪还会带着狮队四处表演,展现盖子狮的风采。“今年6月,我们还参加了《中国达人秀》惠州赛区的选拔。”陈志豪告诉记者,他和狮队还经常前往香港、佛山等地参加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人认识稔山长排盖子狮。

“今年7月,我们前往佛山参与了国内首部以南狮文化为题材的纪录片院线电影《南狮绝学》的拍摄。”陈志豪说,该影片预计明年春节上映,将根据起、承、转、合来展示狮之源、狮之形、狮之韵、狮之魂,为观众揭秘南狮绝学。

这个造型真是帅呆了,话说你们都看过盖狮子表演吗?

 

'image009.jpg'

 

(原载2019118日“文明惠州”。陈志豪是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