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员作品展示 | 蒋光辉草编作品(一)

作者:蒋光辉(惠州民协会员)来源:
日期:2024-06-03 21:48:06浏览:678

 

 

蒋光辉草编作品

 

草编是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以棕榈树叶,玉米包,黄尾草,芦苇等植物叶子为主要原料,通过穿,插碟扣等手法,编制的工艺品其中,农民生产使用的渔具,素衣,就是用芦苇丝和麻绳制作而成

据考证,中国最早的草编遗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唐代张志和有歌咏江南渔家生活场景的名句清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浙南括苍山区,华南虎经常出没,据说曾有人被虎紧追不放,危急时刻穿上蓑衣老虎大惊,以为怪兽竟落荒而走。又说,上古时虞尧为种田人出生,他就位时无衣可穿,就用毛棕编成蓑衣,穿着接受百姓的祝贺,后来蓑衣就成为圣服,而受到山里人的崇拜和爱戴,人们出入皆披之一避风雨,二防凶兽。相传,明代君王朱元璋小时候放牛割草,也曾穿过蓑衣,可见,人民利用草编制品的历史久矣。

草编历史悠久,传统深厚,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草编手工艺品由于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由于人们追求绿色环保,草编工艺一直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畅销海内外。草编工艺,制作精良,造型生动独特,适于室内装饰,具有较高的审美性与欣赏价值。

人们常见的现编工艺作品有:蚂蚱凤凰蝴蝶蜻蜓孔雀仙鹤彩蝶小鱼鲜花男士钻戒女士钻戒灯笼小燕子粽子螃蟹小鸟游子中国心手镯

 

 '1蚂蚱.jpg'

 

'2彩蝶.jpg'

 

'3蝴蝶.jpg'

 

'4蜻蜓.jpg'

 

'5游子.jpg'

 

 

 

 

 

 

 

 

 

 

作者简介

 

'蒋光辉.jpg'

 

 

蒋光辉,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很小的时候就跟随家里人编织家用产品,包括骡子筐、草席、草帽、灶头等等,多年后一次意外腰部受伤,干不了重活了,又一次唤醒沉睡多年的记忆,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编织训练,开始了的艺编生涯,希望把传统的草编艺术用活灵活现的手法再次展现给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