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相濡以沫梁荣辉
作者:李运花(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6-01-02 22:17:32

 

采访梁伯最深的印象,就是他那句口头禅:“慢慢来,不要急。”可他自己却从不因为自己的腿疾而怠慢过别人,总是迅速地把自己整理得整整齐齐才接待客人,依稀可见当年的军人风范。其实梁伯生于1927年,今年已是89岁高龄了。

许是近90年的栉风沐雨,梁伯除了自己的战斗经历,已不太记得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感到高兴而难忘的事了。他作冥想状,说,最高兴的事?最高兴的就是1952年元月9日,我跟叶慧珍结婚成为正式夫妻的那一天。他望着叶姨,一脸的幸福。生于1932年的叶姨,85岁。一头银发,满脸皱纹,牙齿也没几颗了,但那模子依然可以看得出,年轻时一定是个美人胚。梁伯笑眯眯地应道,那是,那是,她年轻时是好漂亮。1951年秋天,我才24岁,也很靓仔的。说着,眼睛望着叶姨直笑。叶姨插嘴道,那时年轻,我当然喜欢找漂亮的了。梁伯得意地笑着接着说,那时我在广州省军区政治部当干事,因为工作太累有点神经衰弱,组织安排我到省军区后勤医院住院。结果,一住进医院就喜欢上她。梁伯伯盯着叶姨眼睛都不眨,仿佛面前的叶姨在他眼里,依旧是那个十八、九岁的漂亮护士。她是惠州镇隆人,得知我是惠州淡水人后,就主动要求我送一张照片留作纪念。就这样,一来二去,我们相爱了,1952年元月份我们就结婚了。说到这里,两老口互相深情地望着对方幸福地笑了起来。

我就提议,到院子里的芒果树下,帮他俩拍个合影。叶姨没听清楚,保姆拉她不肯动身,嘴里还乱嚷嚷什么。梁伯见状,就上前从保姆手里接过叶姨的手,像哄孩子似地告诉她,拍个照片,拍个合影,可以长命百岁啊。说着用左手紧紧握住叶姨的右手。叶姨本来还挣扎着想说什么,但一经握住梁伯的手,立即与他十指相扣,不再说什么。小鸟依人地依偎在梁伯的怀里,乖乖地任我横拍竖拍。直到梁伯扶她进房,一直都是一副微笑陶醉表情。后来,我发现,梁伯哄叶姨最有效的一句话就是,怕什么,没事的,我是解放军。叶姨只要一听“解放军”三个字,就会露出没几颗牙的嘴,安心地笑起来。

当问到最难忘的事时,梁伯一反常态,话语滔滔不绝起来。他敲了敲自己的脑袋,说,最难忘的事就是1945年春节前,在镇隆打日本鬼子的那次战斗。梁伯是惠州淡水人,父母靠卖青菜养活兄弟两人。梁任只读了两年书就辍学去杂货店当起小店员。十二、三岁的他,就要跟比自己大四岁的哥哥一起,挑起家庭生活重担。就算一家人拚命赚钱,生活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还得为了躲避日本鬼子的烧杀抢掠,提心吊胆,东躲西藏。所以,在梁伯幼小的心灵里,一直有一颗仇恨的种子。因此,当听东江纵队的叶锋支队长带兵在周田村一带抗日时,时年17岁的梁伯,也没跟家里人商量,毅然决然地跑到了叶队长面前,坚决要求加入东纵游击队,抗日救国。

东纵抗日游击队,因为势单力薄,很少跟日本鬼子正面冲突。所以1945年那次伏击日本鬼子的战斗,就深刻地印在梁伯的脑海里,永生难忘。他说,当时有二、三十个日本兵从惠州城里出来,到镇隆抢粮食。得知消息后,我们派出近100个战士,埋伏在日本鬼子必经之路的两旁。400米,300米。梁伯连说带比划地说,太远太近都不行,唯有34百米的时候最好开枪。结果那一战打得过瘾,打死打伤日兵十几个,其余的全吓得连滚带爬逃回惠州城里了。哈哈哈!

不过,没多久,抗日战争胜利,梁伯所在的东纵在曾生司令的带领下,从沙头角坐美国军舰,北上到了山东烟台。又被组织派去流动的军政大学,学文化,学政治,学军事。一年以后,担任二团机炮连副指导员,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等多次解放战争。然后一路过长江,走浠水,到九江,过南昌,经广州,一直打到中山石岐,剿匪任务完成后,被调到省军区政治部当干事。从此,忙碌宣传工作,与战争绝缘,一直到1983年退休,双双住进惠州军区干休所。

 

 梁荣辉夫妇1.jpg

梁荣辉夫妇1

 

2.jpg 

梁荣辉夫妇2

 

3.jpg 

梁荣辉夫妇3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