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坚守基层45年的老村医的故事。
惠州市龙门县龙江镇坑头村,距县城两个小时车程,距镇上也有10多公里盘山路,群山环绕,地势陡峭,说不上是与世隔绝,却也是交通不便。就在这个常住人口有680多人的小村落中,作为村里唯一的名党员医生的何水焕守望着乡亲们的健康已经整整45年。而今,何水焕已经64岁,妻儿都不在身边的他,依然做着孤独而坚定的守望者。
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
何水焕工作的地方是按照省市标准统一建造的村卫生站,屋内干净整洁,门外的白墙上用红色颜料写着“24小时就诊电话”。
“天气热,别让孩子对着风扇吹太长时间。”何水焕摘下听诊器,给孩子打了一针消炎药,又开了几种简单的药,细心地研磨成粉,诊断费、注射费、药费,何水焕共收了6元钱。“何医生的医术没得说,头疼发热啥的药到病除,而且价格特别便宜,比去镇上看病要便宜一半。”抱着孙女来看病的何湛辉竖起大拇指。
31岁的何育华是村里一间小卖部的老板,他的右脸颊上有一道疤痕。他在6岁时,爬树摘果子不小心从五六米高的地方摔下来,脸颊被地上的碎石划出一道十几厘米长的口子,鲜血泉涌。“家里人都吓傻了,抱着我一路飞奔到何医生家中。”正是何水焕的妙手施救,让何育华童年的事故“淡化”成了一道不太明显的疤痕。
“不说儿时的梦想,不谈以前许下的承诺,单单就是乡亲的信任和依赖,就已经成为我生命中难以割舍的东西。”乡村医生对于何水焕来说,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
一个承诺,45年的坚守
何水焕是土生土长的坑头村人。他在缺医少药的时代成长起来,“那时候我们村没有医生,必须跑到十几公里外的矿场,请一个赤脚医生过来。”他曾亲眼目睹乡亲的小病小伤因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拖成大病,甚至早早离开人世。从那时起,立志投身杏林的种子在何水焕的心里悄悄埋下。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生产大队队长将去医科学校进修的唯一名额给了何水焕。“我们都没这志向,但是你有!记得,学成以后回来,别再让乡亲们翻山越岭去看病了!”中学毕业的何水焕郑重地点了点头,背上行李踏上了求学之路。
1971年,23岁的何水焕学成归来,他成了当时村里唯一的一名医生。从那时起,为了儿时的理想,为了当初的承诺,他整整守望了45年。如今,这份守候依然继续着……
45年来,何水焕有过两次离开或是转行的机会,对此,他坚定地给出了同样的答案。第一次是在一家人最贫困的时候,何水焕的舅舅不忍心看到外甥生活潦倒,出资为何水焕在惠州汤泉开了一家私人诊所,各种证件、设施都备齐,只等着何水焕前来“坐镇”。兴致勃勃的舅舅本以为何水焕一家从此将走出困境,却没想到外甥竟一口回绝了他的好意。
“你自己守在山沟沟里就算了,还让老婆孩子跟着你受苦!”舅舅勃然大怒。“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乡亲们送我读的医,留下来是我的义务,做人要有良心!”何水焕依然那么倔强,毫不让步。为了这事,何水焕的妻子1个多月没跟他说过一句话。
第二次是何水焕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将自己的土地改造成了果园。虽然这是村里最小的果园,但经过何水焕的辛勤劳作,每年也有1万元的增收。然而有一天,村里一个年轻人因为急性肠胃炎来诊所求医,却吃了个“闭门羹”。正在果园里忙活的何水焕没有听到求诊电话。何水焕回到诊所时,年轻人已经被病痛折磨快两个小时了。为此,何水焕又是愧疚,又是自责。那一年收成后,他悄悄地关了自己的果园,一心一意回到“属于他的地方”。
一个原则,不会主动退休
正午时分,背略微有些弯曲、身材稍显瘦弱的何水焕简单吃过午饭,搬张凳子坐在门口,出神地看着不远处的农家院落,一个中年男人正躺在黄皮树荫下的竹椅上休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围着男人奔跑嬉戏的情景。而他,已经几个月没见到身在外地的家人了,陪着他的,只有3条土狗。
几年前,何水焕的第一个孙子出生时,就萌发过退休享福的念头。可是他走了,乡亲们有个头疼发烧的找谁看病呢?在天伦之乐和坚守之间,他最终选择了后者。
“父亲一年365天,坚守在坑头村45年,他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村民,他赢得了全村人的尊重,我们全家人为他感到自豪,他是我的骄傲!”何水焕的小儿子何国斌说。
这45年间,何水焕尽量减少自己出村的次数。哪怕是去镇上采购药品,他也是天蒙蒙亮就出门,中午之前赶回来,生怕因为自己的外出而耽误乡亲们求医。他有儿子在县城工作,可他却是村里去县城最少的人。“这些都没什么,做了这一行,作为一名党员就该有这样的觉悟。”何水焕挥了挥手,显出无所谓的样子。让何水焕有所谓的,是他的年龄。尤其是过了花甲之年以后,何水焕一天一天越发感到力不从心。“我想尽可能久地干下去,但是总有干不动的那一天。到那时,乡亲们怎么办,再回到那个走几十里山路去看病的年代?”
几天前,村里一个年轻人在果园干活时摔伤了腿,伤势并不算太严重,可是也需要缝针治疗。何水焕带上老花镜比划了半天,愣是不敢下针。最后,伤者被其他村民送去镇上的卫生院,留下了何水焕和他前所未有的失落感。
45年医者之路,何水焕满足了乡亲们小病不出村的愿望。而现在,他的最大愿望,是盼来一个年轻的守望者。何水焕医生的动人事迹入选惠州市寻找身边“最美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