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易学阐释(一)
作者:黄敏(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7-10-25 13:04:27

 

第一章  什么是易学

 

易学,是研究汇聚了我们中华民族先哲圣贤智慧结晶,始于占卜而高于占卜,被誉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的《易经》的大学问。历史上没有人敢说研究透切了的,不管怎么聪明,皆认识到这本“天书”,穷毕生亦难参透。它是由易经八卦及八卦易传等所组成的思维体系。适用于国家统治,谋臣御敌,定律施政;人伦关系,孝父母,匹夫妇,恤子女;修身处世,远小人,亲君子,除障业,灭私欲。

 

图片1.jpg 

 

《四库全书总目经部一易类一》中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周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把一阴一阳相互转换的过程视为道。易学就是研究运用发展“——”、“——”二爻,看似简单而又变化莫测的学问,“易”有“简易”“容易”“轻易”“脱易”“改易”“变易”等等的层次意思。世界上还没有一部学说,能够这样简单到用一张图标,就能够表达它恢宏、宽广的内涵。浩瀚到用“汗牛充栋”亦无法形容研究它所积累的大量文献资料,怎么也表述不穷“阴阳二爻”的能量。《易传系辞上传》原文有:“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曹植《七启》:“夫太极之初,浑沌未分,万物纷错,与道俱隆。”魏阮籍《咏怀诗》:“时路鸟足争,太极可翱翔。”宋•張君房《云笈七》:“太极有元景之王,司三天之神仙者也。”是故,不难理解太极即宇宙、即周天,两仪谓天地、父母、阴阳、男女,四象就是四时、即四方。如长日照的夏季称太阳,短日照的冬季称太阴,春是少阳,秋是少阴,而八卦再分三爻,自然是指廿四节气。用八种符号代表自然界的八种现象,并通过这八种自然现象的演变规律,进而推及人事规律,周而复始,天人合一。

太极,放之则弥于六合, 退之则藏于一室。可大无极,可小无极。太极图是研究易学最重要的一张图像, 它包含了天地间万事万物的所有规律、法则,玄妙得很。

从太极图中不难看出,任何事物都是由阴阳两个的对立面组成,二者是运动的,相互转化的,同时它们又是一体的。在黑白阴阳鱼中的白黑点则表示:阴至极点而阳生,如冬至之日渐长;阳至极时则阴生,如夏至之日渐消。“四象”又指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这是一段指引学习《易经》最重要的语言。意即冥冥之中,洪荒之内,万事万物,缘起缘落,皆有定数。纵观自然,潮起潮落;纵观历史,更迭朝代,无一例外。

古人早就注意到大自然中的阴阳是在不断消长变化的,一年的四季变化,一月的阴晴圆缺,一日的晦明晨昏的流转,都是阴阳消长在时间上的体现和反映。

 

图片2.jpg 

 

胡谓在《易图明辨》解释说:其环中为太极,两边黑白回互,白为阳,黑为阴。阴盛于北,而阳起而薄之。《震》东北,白一分,黑二分,是为一奇二偶;《兑》东南,白二分,黑一分,是为二奇一偶;《乾》正南全白,是为三奇纯阳;《离》正东,取西之白中黑点,为二奇含一偶,故云“对过阴在中”也。阳盛于南,而阴来迎之。《巽》西南,黑一分,白二分,是为一偶二奇;《艮》西北,黑二分,白一分,是为二偶一奇;《坤》正北全黑,是为三偶纯阴;《坎》正西,再取东之黑中白点,为二偶含一奇,故云“对过阳在中”也。《坎》、《离》为日月,升降于《乾》、《坤》之间,而无定位,故东西交易,与六卦异也。

毛泽东说过:“范围的大小,数量的增减,不能说明事物何以有性质上的千差万别及其互相变化”(《矛盾论》)。太极分而为阴和阳,这是“分”,但不只是数量上的增加,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孔子》说,六十四卦是由“八卦相荡”、“八卦相错”而成。“荡”和“错”义有些相近,推荡交错之义。“荡”和“错”是动态的,是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表现形式;它们又在这斗争中达到了统一,统一在一个卦中。三划卦是这样形成的,六划卦也是这样形成的。所以我们说,《易》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

经过漫长岁月的累积,历代对《易经》都进行了研究、探讨、解说、阐释,构成了庞大的研究群体,积累了许许多多丰富的经验,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文献资料。形成了古易、魏晋易、唐易、宋易、清易、现代易等具时代特征的易学。在战国时期更为突出,一系列阐释《周易》的文献资料,被陆续整理、汇集成《易传》,更具个人特色的有:京房易、王弼易、朱熹易、船山易等等,形成了象数派、哲理派等的门类。

易经,是一部卜筮用书,传说北宋时邵雍(10111077),创“先天学”,以为万物皆由“太极”演化而成。有个很好的筮案很值得学者借鉴:一年冬季夕暮酉时,先生同儿子围坐炉前,有人来敲门,敲一声而止,又敲五声,并且说借一样东西。先生言莫说出借何物,令其子占之所借何物。以一声属乾为上卦,以五声属巽为下卦,又以一乾五巽共六数,加酉时数共得十六数,以六除之,二六一十二,得天风。第四爻变巽卦,互见重乾。卦中三乾金,二巽木,为金木之物也,又以干金短,而巽木长,是借斧也。其子乃断曰:“金短木长者,器也,所借锄也。”先生曰:“非也。必斧也。”闻借者言,果是来借斧头,其子问何故?先生说:“起卦数还须要明白道理。如果以卦而推论,说斧亦可也,说锄亦可也;以理论推求,傍晚时分还借锄作什么呢?必借斧。借斧劈柴烧炊。推求卦数应该明白道理,实事求是,随机应变是卜占最重要的方法。推求卦数不推求卦理,是断卦不准确的。学数者志之”。如果是现在这个时代,占得此卦还会是斧子锄头吗?

 

八卦卦象图

卦象

卦名

自然象征

性情

家族关系

先天方位

后天方位

五行

动物

五官

内脏

二进制

Unicode编码

西北

脑子

111

U+2630

少女

东南

西

脾脏

110

U+2631

中女

肝脏

101

U+2632

长男

东北

胆囊

100

U+2633

长女

西南

东南

肾脏

011

U+2634

中男

西

心脏

010

U+2635

少男

西北

东北

001

U+2636

西南

肺脏

000

U+2637

 

这个筮案极言灵活运用卦数卦理,在《周易》每一卦中都有关占筮的卦词。如乾卦有“元,亨,利,贞”。“潜龙勿用”,“利见大人”,“无咎”,“吉”等断吉凶之词

孔子在《彖传》中称赞《乾》卦:“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庶务,万国咸宁。”

很伟大啊!乾卦之阳气,它充斥于天地之间,开创了万物的生命,万物依赖它的元气而蓬勃生长,有春临大地,一片欣荣之象,其可谓统领了整个大自然。而乾阳动天,使云气流动广布,而雨水滋润大地,各类物种皆茁壮繁茂,散布各地而各成其形态,有夏日生机畅旺之象。

这又表明易经更是一部治国理政,顺应天时的书。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也引用“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周易系辞下》的典故。

统兵御敌更是离不开它的教导。《师》卦,此卦是异卦相叠,下卦为坎,上卦为坤。“师”指军队。坎为水、为险;坤为地、为顺,喻寓兵于农。兵凶战危,用兵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它可以顺利无阻碍地解决矛盾,因为顺乎形势,师出有名,故能化凶为吉。占得此卦,对于军事上率师出征非常有利,必无灾祸。师卦是天马出群之卦,以寡伏众之象。自古被称为帝王之术的奇门遁甲,“奇”指的是乙,丙,丁三奇;“门”指的是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遁”是隐藏的意思,“甲”指六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

其用途大致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法术方面,主要是道教中的玄学,如遁法、隐身法、障眼法等,甚至呼风唤雨。其二是择吉占验,用来预测在什么时间,什么方位干什么有利,在什么时间,什么方位干什么不利。

孔子作《彖传》、《象传》、《系辞》,更不难看出《易经》对儒家学说的形成所产生的作用,儒家修身更离不开《易经》的引导。  

确切地说,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都受到《易经》阴阳学说的影响,他们从各自的理解出发,将阴阳学说发展到不同的道路上去,就像江河入口的时候分出好多支流,他们同源异流而已。

道家充分吸收了《易经》顺应自然的原理,认识到“道”法自然,人应该尊重自然,符合自然,顺应自然,适应自然。自然无为,无所不容。《坤》卦彖辞上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地承万物,包容万类,品物流形。

传说八卦是由伏羲所画,而画卦的目的最初并非用于占筮,而是用于记事。整个易经即讲“象、数、理、占”,只有将象、数、理合起来方能玩占。

事实证明,对《易经》进行研究的学者,有多少的知识,就能从《易经》中找到多少的学问。

据说周文王被囚里,演练伏羲八卦成六十四卦,周公做爻辞,孔子做十翼。孔子评价《易经》:“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先得之报。”《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曾激励着无数的志士仁人。《易经》是哲学家观察世界的智慧之源;《易经》是中医阴阳平衡理论的基石;《易经》是道家毕生修炼的功课;《易经》是科学研究的辩证法,其“否极泰来”包含着事物变化的奥秘;乃至于现代计算机就是建立在周易使用的二进制基础之上的!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研习《易经》,甚至数次磨断了连缀书简的牛皮。《易经》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风水罗盘,用来格龙定向,消砂纳水,无论哪个门派,中间必有一层是二十四山方位的,从北方开始依次序分别是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等,共二十四个方位,每卦统三山。

乾卦:戌乾亥三山坤卦:未坤申三山

艮卦:丑艮寅三山震卦:甲卯乙三山

巽卦:辰巽巳三山离卦:丙午丁三山

坎卦:壬子癸三山兑卦:庚酉辛三山

后天八卦(文王八卦)正五行:

乾、兑卦属金震、巽卦属木坤、艮卦属土离卦属火坎卦属水。

法家则行《易经》阴阳学说的变数,将《易经》的变数给予了必要的理解和继承。他们认为,既然变为不可避免的现实,那我们就要掌握变数,将变数摸透,更好地对付变数。人之变数,包括从恶变善、从善变恶、从恶变恶这样几种趋势,从恶变善是好事情,没有必要深究,而从善变恶和从恶变恶则非常可怕,充满诡异离奇,要把握之,很好地应对。因此,法家将恶的变数悉数归纳总结,整理出了一套应对变数的办法或世间恶变的招数,供人们警惕预防。在法家看来,能对付恶变的人是谁?是帝王。只有帝王有能力和权力对付恶变,也只有帝王能治恶。帝王治恶的办法除了充分地掌握恶变的招数以外,还要严肃刑法。这样世间的卦象也会稳定而和谐。

 

第二章   易学流派及代表人物

 

文章的第一章开首言道:“易学,是研究汇聚了我们中华民族先哲圣贤智慧结晶,始于占卜而高于占卜,被誉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的《易经》的大学问。”

“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自古以来对《易经》的研究,就呈现着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状况。伏羲作卦,文王作词,孔子作传。2005年8月,李学勤先生在青岛召开的“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是孔子开创了易学”。这说明是自孔子之后才有人把《易经》当作学问来研究的。

在历史的漫长过程中,经历了四大阶段,孔子是义理派的开山鼻祖,他强调天人合一,以阴阳刚柔言天道,吉凶悔吝言人事,并为《周易》作注解,写爻辞,谈心得,把易学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三国后期的王弼,著有《周易注》,唐代的孔颖达著有《周易正义》,宋代的朱熹著有《周易本义》。

并形成了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两大流派。又分为儒家易学与道家易学。逐渐形成易理易学、象数易学、数理易学、纳音易学几大类。

再细分还可以分为:儒家易、道家易、医学易、气学易、心学易、汉学派易、宋学派易、义理派、象数派、占卜宗、老庄宗、儒理宗、星相宗、堪舆宗等。各流派通过对经传的解说,形成了一套自己特有的概念、范畴和命题,从而构成了一套理论体系。

易学的主要奠基人为伏羲、舜帝、周文王、周公、老子与孔子。

1、义理易学及代表人物

易经是探求“推天道以明人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真理的学问。《乾》卦辞:“元,亨,利,贞”,《子夏易传》曰:“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乾,是阳气上升,万物滋长,从柔弱至刚强,从孱小至强大的过程。初九爻辞:“潜龙,勿用”。阳气处于下方,柔弱之至极也。犹如婴孩之初生,孱小柔弱,应多护卫。又如学车之时,还没掌握驾驶技巧也,应多操练,还不能上路行驶也。比喻君子成长的初始过程,需要静处修身,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九二爻辞:“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条爻辞应结合初爻“潜龙”,九三“君子终日乾乾”,九四“或跃在渊”,九五“飞龙在天”,九六“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来阐释。九二位与九五位同样有“利见大人”的爻辞。问蓍获得,都是吉利,无往不胜之象,是君子建功之期。但九二“见龙在田”与九五“飞龙在天”是绝然不同的阶层,有质的突破。“见龙在田”就如正在田野上滋长的禾苗,蓬勃向上,显露君子的进取之心。如人生少年求学上进,获得老师、尊长的教诲。“飞龙在天”是一人之下,万众之上之象。正是事业腾达,辅国辅君之期。如壮年体魄,身强力壮,勇于担当大任之时。九三,可以理解为青年时期,年轻力壮,风华正茂,君子之修,日夜自强,朝夕奋发,斗志昂扬。不怕挫折,有愈挫愈奋之象。九四,其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万物不可能永远顺畅通达,总遇点波折,就如台风有时会摧折大树,但是不用担惊受怕,因大树根基已固,会长新枝。六爻“亢龙有悔”,告诫君子进修,应循法则。所谓“树怕出林,猪怕壮”大过于刚强而易折损。不明功成身退的道理是会惹来耻辱的。如韩信、林彪之流。用九作用大矣,一群同修,共进的君子一起探讨、把握机遇,是可以改变人生,可以改变世界的。

义理易学又称易理易学,是专门讲述易经本经哲学义理的易学;主要从卦名的意义和卦的性质解释《周易》经传文,注重阐发卦爻象和卦爻辞义理的,则属于义理之学,从事义理之学的人组成义理学派。所有帝王都视为宝典,成为治国的工具。

魏晋至隋唐时期,是易学史上的一大转变时期,两汉易学转向了以老庄玄学解易的道路,义理学派的易学成了易学发展的主流。魏代王弼是义理之学的创立者,晋人韩康伯进一步加以发挥,将易学引向了更加思辨的道路。唐初孔颖达作《周易正义》,以王韩《易》注为本,从而使王弼派的义理之学被官方定为正统易学。

王弼注解《易经》,以《易传》的观点解释经文,注重义理的阐发,文字力求简明,不讲卦气、卦变、纳甲和阴阳灾变,一扫汉易中象数学派的烦琐的解易学风,给人一种清晰明快,而又意义深远之感。

韩康伯进一步从义理的高度概括和阐发了王弼的易学观,认为八卦和六十四卦及其卦爻辞具备天下之理,《易经》乃明理之书。因此,通过《易经》就可以把握天下之理和变易之道,人们应该在事象的背后探求隐藏的义理。

唐代的孔颖达著《周易正义》、李鼎祚集汉易系统和玄学派的注解成《周易集解》对王弼派易学进行了一番修正和改造,且对两汉以来易学作了一次大总结,而融合了象数和义理两派易学的倾向。代表了唐代易学发展的新方向。

宋初的胡瑗,由程颐集其成,朱熹进而吸收各家的易学观点,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易学体系。

程颐著《伊川易传》,创立了理学派的易学体系;同时的张载则吸收孔颖达气论学说,创立了气学派的易学体系。同邵雍的数学派,成为三足鼎立之势。理学大师朱熹以程氏易学为骨干,吸取各家的易学观点,提出“易本卜筮之书”,企图说明《易经》的本来面貌,强调要区分《易经》、《易传》和易学。视《易经》卦爻象和卦爻辞为表现事物之理的抽象公式,可以代入一切有关事物。

当代易理易学与哲理易学则以著名哲学家成中英和山东大学刘大钧教授为代表。

 

(未完待续)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