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油画】客家围龙屋
作者:林景超 (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4-01-03 22:40:14
【图片说明】

 客家围龙屋         

 

    撰文:练洪洋

 

    客家围龙屋是中国重要的不可移动的物质文化遗产。

    山、水、田、林、路,连缀着村野风光;围龙屋,就是家族的表征,血缘辈分,弟兄婆媳、叔叔伯伯,都如围龙屋的布局,排行有序。龙厅、正堂、正房、横屋、南北厅等等,传宗接代,一脉相承,风雨岁月,演绎不尽悲欢离合的古今故事。

    依托山形脉胳,坐落水环回托。客家人讲究风水地理,兴衰成败,阴晴圆缺,迷迷惑惑,实业还带虚梦,莫可辩解。客家围龙屋,不论山区或平原地方,门口都挖一口塘,晓霞夜月,每见鱼儿唼喋,客家妇女洗涤东西,以图方便;鱼塘设置,也美化了环境,晨夕水漾,树影婆娑,酷热天父老们品茗乘凉,更有一番情趣。围龙屋无论是大是小,均置有围龙、花头、正堂、卧室、客厅、书房、巷道、游廊、禾坪、门楼、厕所、杂间等,组群严密,出入方便。好些豪华典雅的大围龙屋,穿堂过巷,回环旋绕,廊门众多,方圆规整,初来的人恍如进入“围城”,长长巷道短短廊,哪知廊厅哪知门,东西南北,莫辨走向。一座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宫殿”。

    围龙屋的设计与建筑,既有中原古朴的遗风,又有南部山区的特色,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为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和高超技艺。客家围龙屋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杆栏、云南一颗印并列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物。

    如今客家人的住宅大都进行了改革,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单家独院形式,不再建造围龙屋了,因而遗存的围龙屋尤显珍贵。

    生于惠城区的林景超是客家人,客家情结始终贯穿在他的作品中。作品《围龙》便是凝结了他深深故土情怀的精心之作。他曾多次到梅州、福建客家山区写生,创作了大量的围龙屋素描作品,经过多年的沉淀酵发之后,终于化茧而出。作品场面恢宏、大气,把客家人的居住环境、节日生活诗意化,描绘出一幅仙境般的客家生活图卷,令人心驰神往。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