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纪实文学]李爱民的光明事业
作者:许媛媛(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4-03-07 21:49:47

路是人走出来的,事业是人做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题记

人活着的目的就在于奉献,萤火虫尚能用微弱的光照亮一分黑暗,何况我是个有思想的人。                                                                     ——李爱民

 

李爱民是一个农村孩子,他自小为自己立下人生的目标:参军,入党,立功。这些他自小立下的奋斗目标都实现了。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残疾人。

在1979年的一次对越自卫战中,为了营救他的战友,他失去了双眼,从此五彩缤纷的世界在他的眼前消失,他成为一个失去双眼的残疾人,在他漫长的人生路上,光明离他远去,黑暗将伴他度过一生。命运与李爱民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李爱民痛苦、难受,他无数次地反问自己,为什么命运对他这样的不公?他是一个英俊潇洒的漂亮小伙子,一个堂堂的七尺男儿,可现在呢?一切行动全得靠别人来帮助……但是,人的价值取决于自己,该来的终归要来,正如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言: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李爱民经过自己强烈的思想斗争,他深深地认识到:与其一生都这样在痛苦中度过,倒不如踌躇满志,坚强地活下去!李爱民再度扬起人生的风帆,让这人生的风帆艰难地驶向胜利的彼岸。李爱民成功了。几番拼搏、几番奋斗,今天,他艰苦创业成功,名扬珠三角,为残疾人打造了一个神话。1995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在广东省组织工作会议上号召全省党员向李爱民学习,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采访了李爱民并播出他的感人事迹,广东卫视、《解放军报》、《中国民政》、《广东支部生活》、《当代华人》等报刊杂志用不同角度报道了李爱民的先进事迹。被惠城区评为自强自立十大杰出青年。

 

一、勇敢承受命运带来的不幸

命运给你带来幸福的同时,也会给你带来不幸。1958年,李爱民出生在紫金县龙窝镇黄洞村的一户农民家庭。从懂事开始,他就非常热爱劳动,小小的他,经常帮父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妈妈喂鸡、喂猪、烧柴火,总之,大人叫他干什么他都非常懂事的去做,天生一副淳朴善良的心。读小学的时候他很喜欢看战斗故事片,如《地雷战》、《地道战》、《红色娘子军》、《奇袭白虎团》等,小小的他是多么地羡慕那些解放军叔叔啊。加上龙窝是革命根据地,他经常听上辈人讲东江游击队在龙窝一带活动的战斗故事,因此他做梦都在想着自己长大后也能当一名解放军,也能穿上军装为保卫祖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1978年,他的愿望真的实现了。这天,龙窝镇敲锣打鼓欢送新兵入伍,李爱民胸前佩带鲜红的大红花站在新兵队列里,忍不住的喜悦写在脸上,他的双眼饱含着闪闪的泪珠,他用一双明亮而有神的眼睛告诉乡亲们:我李爱民一定不会辜负家乡父老乡亲的嘱托,到了部队里一定好好干!

果然,在部队里,李爱民服从命令听指挥,党叫干啥就干啥。他人不但善良而且很聪明,工作又卖力,每次训练他都是最刻苦、最用功的一个。不久后,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又当上了工兵营的班长。工兵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的勇士,冲锋在前就是排雷,为部队打前站,部队撤退了,又埋下地雷,阻止敌人上来。作为工兵营的班长,李爱民的任务是负责带领战友们排雷,为部队探路。他带领这个工兵班,刻苦地训练。由于他工作积极,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到部队的嘉奖。

1979年,李爱民所在部队奉命开赴云南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李爱民的心很激动,这次将要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能参加这次战斗,是多么光荣啊!晚上,他睡不着,大大的眼睛闭了又睁开来,望着黑暗的四周,他思绪万千,明天就要上战场了,立功的机会来了……

6月29日,部队攻打扣林山。1715.5高地,班长李爱民的心忐忑不安,他一双大大的眼睛紧紧地注视着前面山坡的动静。对面的另一高地被敌人控制着,李爱民的亲密战友贾庭和正在山坡的草丛中排雷。草丛茂密如织遍地是雷,常有战友在排雷中英勇牺牲,贾庭和会遇到不测吗?不会!决不会!李爱民内心默默为他祈祷。忽然“轰”的一声,山坡下距敌人据点只有200的草丛中腾起一阵硝烟。他猜到贾庭和触电遇难了。接着,对面高地的敌人闻声朝着这边山坡发起了攻击,轻机炮、重机炮、60炮、火箭炮等密集的子弹一起开火,贾庭和陷入了生死危机。李爱民来不及多想,很快叫了两名战士同去援救贾庭和,他选择一处敌人火力攻不到的陡坡往下爬去,打算迂回到贾庭和被困的地方。那道坡有600的陡,坡上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芒草,芒草中也到处是雷。他们三个人需要一边排雷一边往下爬。草密雷多,随时有触雷的危险。但他们谁也顾不得多想,只一心想着快去救战友,他们继续一步一步地往下爬。突然,李爱民前面的战友由于枪从背上朝前滑动失控而不小心触到了一颗地雷,刹那间,李爱民几乎还没来得及听见“轰隆”之声,一股火药裹着破碎的雷壳朝他头上脸上狂喷过来……

当李爱民醒来之时,不知自己身处何方,不知自己已远离了硝烟战火的战场,已经躺在一张干净的床上,四周弥漫着浓浓的药水味。他想睁开眼睛来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想问问贾庭和怎么样了,但是他眼前呈现的总是一片漆黑,他用手一摸,脸上、身上缠满了纱布,一动就浑身撕裂地疼痛,根本无法动弹,只觉得耳边在嗡嗡作响,喉咙有气在呼出,嘴里根本说不出话来。部队首长和战友见李爱民醒过来了,欣喜万分,向他轻声唤着:“爱民、爱民”。这时,他才知道自己在医院里。医生告诉他,他已经是昏迷了两三天了,现在好了,终于又捡回一条命。医生说了很多安慰他的话,惟独没有告诉他眼睛的事。部队为了治好他的伤,先后为他转了6间医院,医生先后从他身上取出了36块弹片,有的弹片还没取。这期间,他的双眼始终是漆黑一片。李爱民以为治好眼睛也得等待一段时间。他的心里在默默地盼着,等待着光明的到来,但他怎么也料想不到,光明再也不属于他,他再也等待不到光明的到来了。

这一天,医生终于把这个不幸的、残酷的事实告诉了酷爱光明的李爱民。医生说李爱民的生命是保住了,但他的双眼基本失明,当医生告诉他,必须摘除左眼球时,他怎么也想不通,不禁失声痛哭出来……仿如自己掉进冰窑,全身冰冷,彻寒,悲痛欲绝。眼泪唰唰地从眼窝里流了出来……他一会儿怀疑医生讲错了,一会儿又怀疑医生讲的可能不是他,是自己听错了,这怎么可能?可不,李爱民是个英俊的小伙子,他五官端正,脸上白净,加上1.74米的身高,今年才22岁啊!医生再一次告诉他,让他要坚强些,要想开些时……他再也听不进去了,心里只有为什么?“为什么”这三个字,包含了李爱民全部的痛苦和眼泪。命运作弄人,他的名字叫李爱民(皆音明),然而“光明”却要远离他而去,偏偏命运就要他失去宝贵的眼睛,失去光明。一个人没有了眼睛,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从此后自己就是个残疾人,不但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还要给国家、社会和家人增加累赘和负担。想到这里,李爱民又悲从心起。他躺在病床上,当想到这一残酷的现实时,痛苦的泪水总是止不住地往下流,被泪水湿透的枕巾换了一块又一块,他足足哭了半年,有一次他真想跳楼。

左眼经过三次手术,只保留了一点点亮光,戴上1500度的眼镜,不能辩认人和物,再加上1500度的放大镜才能写毛笔字。住院期间,他整整48天没下过床,躺久了,就很想下床,一次他试探下床想上厕所,结果在厕所中昏倒。

在他最痛苦的日子里,部队首长和战友们常常到医院来探望他,安慰他,鼓励他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个保尔柯.察金学习,向吴运锋等英雄人物学习。部队首长讲的最多的是这样一句话:“小李,你是一名党员,是一名革命战士,一个意志坚强的革命战士从来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希望你树立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创造新的生活。”在部队首长的不断教育启发下,李爱民的心逐渐平静下来了,他想,我现在没有了双眼,这毕竟是成了事实,再多想眼睛也不可能重见光明,自己是真的还得面对事实,重新考虑自己以后的生活。厄运让李爱民失去了双眼,然而也为李爱民酿造了不屈于命运的动力。

1983年,部队决定让李爱明退伍复员。部队领导问他是否留在省荣军医院?一些亲朋好友也劝他说:“你是为保卫祖国负伤的,现在又双目失明,干脆留在省荣军医院算了。”

人生的价值,是一种如何生存的质量问题。李爱民终于从痛苦中走出来,他痛定思痛,他想,我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了,但四肢健全,有高中文化,参军前曾任过大队干部,是公社团委委员,参军后又多次立三等功,应该说自己是一个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的人,如果让政府养起来,就真正成为废人了,那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还有什么价值?做人要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李爱民这条硬汉子怀搋着部队发给的8000元安家费踏上了返乡的路途。

 

二、用勤劳和智慧去开创光明事业

世界属于强有为的人,属于大无畏的人,属于不屈不挠的人。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

李爱民退伍了,他回到阔别了5年的家乡。家乡紫金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俗语云:最亲家乡人,最美家乡水。如今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亲人的笑脸,只停留在他当兵以前的记忆中了,他的眼睛现在再也看不到这一切了,他看不见父母忧愁的眼睛,看不见兄弟关切的眼神,看不见乡亲们关爱的热心,还有,他那结婚才一年的妻子,现在再也看不见她那美丽的容颜了……这一切的一切,他只能重新开始。

生活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它的价值在于怎样使用它。回到家乡,乡亲们来探视的脚步声渐渐远去了,兄弟姐妹、父母、妻子又各人忙各人的活去了,四周的一切都静静的。日子这样一天天过去,他整天无所事事。生活痛苦的人度日如年,但没工做的人,也度日如年啊!李爱民的脑海里经常翻腾着这样的问题:回乡后我做什么才好呢?有一天,与家人闲聊,李爱民听说紫金县城的永安商场要聘请一名采购员,他灵机一动,自己为什么不去当采购员。就把这想法告诉妻子,妻子以为他开玩笑,因为他们之间经常开玩笑,也附和他:“好啊!我带你去应聘。”李爱民说:“那好!我们走吧。”说着即站起来,摸索着回屋换衣服。妻子看着丈夫把玩笑当真,心里很难受,她叹了口气说:“我和你说着开心呢,开什么国际玩笑。”李爱民却说:“谁和你开玩笑,我觉得这个职位合适我。”家里人见他真的要去应聘当采购员,大家心情马上都沉重起来,家人知道他在家呆着难受,日盼夜盼能有份工作,好分担家庭生活的重担,但哪会有人要请盲人当采购员呢?李爱民笑着安慰妻子也安慰家人说:“你们这是怎么了,我想我是能做好这份工作才去应聘的啊,我虽然眼睛不便,但头脑灵活,有文化,会讲普通话,再说,我在部队期间到过不少地方,对外面的情况也很熟悉。我肯定会干好这份工作的。”

经过李爱民的再三工作,家人终于答应让他去试试。

可是,一个盲人去求职一份正常人的工作谈何容易!

第一次去应聘,他们失败而归。负责初试的工作人员见李爱民是由一个人牵着来应聘的,就笑着说:“对不起,我们这里不聘残疾人,请你回去吧。”商行经理连见的资格都不给。

回家后,家人对李爱民说:“算了吧,我看还是再找机会吧。”

可是李爱民不服气,他决心还要去一次。

李爱民第二次去时,他没有讲要应聘,而是找了个借口直接找见了商行总经理。李爱民向总经理先讲了自己当采购员的优势后,又诚恳地说,自己来应聘,只是想为家乡经济建设贡献点力量,并不打算赚商行的一分工资,希望能给他一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商行经理一方面是看李爱民除了眼睛有障碍,确实有很强的实力胜任采购员工作,另一方面是看他行端品正,诚实可信,就答应留下他试用一个时期。

李爱民终于被聘为永安商行的采购员。

盲人当采购员,就像天方夜谈的神话在紫金县城传开了,从此,李爱民开始了他人生的另一种生活。为此,他要付出多大的艰辛啊!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他带着一名小助手跑遍了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东等10个城市,为商行采购回一批批物美价廉的商品,使永安商行的生意越做越红火。那位商行经理见他干得确实不错,决定正式请他到商行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李爱民逐步掌握了一些生意经和市场行情,从而更坚定了自己要用勤劳、智慧去开创光明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业更是如此。1984年,李爱民听说惠州正在大发展,就想到惠州去创一番事业。他说服了在家乡当教师的妻子,辞去商行采购员的工作,全家从紫金迁到了惠州。起初,他们在惠州河南岸盖了一间简陋的房子住下,干起收购废品的工作。收购废品,且不说那个“累”字,就那个“脏”字也够受的了。整天与垃圾打交道,鼻子经常塞满灰尘,那滋味真的不好受,这也罢了,家人有时也会埋怨、唠叨,但又有什么办法,创业就是这样了。李爱民经常这样自己安慰自己。后来他又改做小百货生意,做销售建材,房屋中介。以后还拉起了建筑工程队,并成功地承建了一些小规模的建筑项目。总之,聪明的李爱民根据千变万化的市场行情,不断地变化行业和工种。说实在话,当今世界,由于社会上仍存在着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对残疾人的信任程度是很少的,所以盲人做生意要比正常人更难。为了联系业务,李爱民天天在外四处奔波,经常吃不定时,睡无定所。初涉商海,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又由于他心地善良,被不少货主赊货,但到后来货款都收不回来,被人骗钱的事情时有发生。

1985年,李爱民去广州贩运水果回来时在路上发生了车祸,这次车祸差一点让李爱民连命都保不住,还几乎倾家荡产。身心饱受创伤的李爱民幸亏身边有一位贤惠的妻子,她除任劳任怨地支持丈夫外,关心体贴丈夫,鼓励他度过了重重难关。创业虽然辛苦,却也让李爱民积累了丰富的从商经验。

1991年,李爱民看到制衣行业在惠州蓬勃发展,产生了筹办制衣厂的念头。经过几个不眠之夜的深思熟虑,他把自己的设想提出来与亲友们商量。谁知他刚提出来,就遭到大家的反对,一些好心人说:“那些健全人想办厂都感到困难,万一办不成,钱白丢了还要负债,实在是太冒险了。”有的人则说:“盲人办厂?真是异想天开。”偏偏李爱民是个争强好胜,不认命、不服输的人,别人认为办不到的事,他却坚决要去干,用事实证明残疾人并非无用之辈。

从此以后,李爱民那种不屈不挠的劲儿又上来了,他摸索着走东家串西家,逢人便讲办厂的计划。他请人带他到制衣厂参观、调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还说服他的堂兄来当参谋。为了解决建厂资金,他把家里多年来省吃俭用的积蓄和在部队复员带回来的8000元安家费,又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向银行贷款30万元。当他兴冲冲地去工商局办手续时,不料却遭到当头一棒。工商局负责办牌照的工作人员对李爱民说;“你是盲人,盲人没有能力办工作,你回去吧。”当初,医生告诉李爱民他的眼睛无望医好时,是对他最沉重的打击,这一次这位工商局工作人员对他讲的话,是对李爱民最致命的打击。李爱民当时差点给气晕了。他感受到作为一个基本上属于盲人的人诸多不便的同时,更感受到了社会对盲人的不理解,甚至是岐视。当晚,李爱民躺到床上,偷偷地流下悲伤的泪水。同在一片蓝天,同在一片土地,残疾人办事为什么会这么难?社会为什么会这样岐视残疾人?李爱民擦干泪水,他的与生俱来的不服输的个性以及在战场上磨炼出来的坚强意志使他在心里发出一种呐喊!我一定要办出一个企业让所有人看看!几天后,李爱民心生一计,让弟弟代他去办证。工商局的工作人员终于被蒙骗过去,他顺利地办好了一切有关证件。在惠州市河南岸螺子湖买了一块地皮,盖起一座占地125平方米、高6层的厂房。

李爱民是个机灵人,他在筹办厂的过程中,没有忘记与外界商人的接触。那次,他认识了台北制衣业的老板胡志阳先生,经过多次的接触,先生认为李爱民这个年轻人虽然双目失明,但他满身透露出一股机灵气,是个精明能干的人,是个可以信赖的人。于是,胡志阳答应为李爱民提供机械设备的货源。这样,办厂的难题如资金借贷、厂房建筑、机械设备与安装、来料加工的厂家都被他一个又一个地解决了。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在施工建厂和机器安装的日子里,李爱民全身扑在工地上,吃、住全都在工地里。他从工地这头又摸到工地的那头,又从这边跑到那边,亲自掌握工程进展和工程质量,李爱民个子长的高,眼睛又看不见,头部撞到柱子上或被杂物绊倒,腿上常被碰得青一块紫一块,常碰破眼镜,眼镜都换了几十副。1992年12月,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惠州市裕隆制衣厂”开始投入生产了。听到电动衣车欢快的马达声,这可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啊!成功的喜悦,使李爱民禁不住流下了男人激动的热泪。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为了掌握经营管理知识,李爱民以电台广播为良师益友,经常收听经济信息、市场行情等专栏节目,还邀请自己的亲友当助手,用高薪聘请有生产经验的技术人员作参谋。不但这样,他还虚心向同行业的人请教。俗语云:没有方圆不成规矩。李爱民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和健全了厂里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保证制衣质量,如期交货,在客户中树立信誉,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干,一手抓生产安排,一手抓行政管理,用电话联系业务。为了方便工人运货,厂房的楼梯全没装护栏,但李爱民从这个没装护栏的楼梯每天从一楼跑到六楼,又从六楼摸索下一楼,他从未踏空过,硬是练出了用耳朵能听机器的运转是否正常,能用手感觉摸出服装布料和质量优劣的本领。现在由李爱民创办的裕隆制衣厂从生产西服、运动服、厂服、校服、衬衫,公司已成为惠州市的领先企业,主要承接香港,台湾和欧、美州国家客商的来料加工,从未发生过质量事故,具有较高的商业信誉。

作为盲人的李爱民在惠州市办起了裕隆制衣厂的事迹,很快成为惠州乃至珠三角地区的热门话,许多报纸、电台、电视台纷纷追踪采访报导,李爱民成了大名人、大红人,没人不知,无人不晓。

 

 

三、用爱心回馈社会

李爱民成功了,他除了自己工作亲力亲为之外,还对他的员工们也奉献了自己诚挚的爱,他刻苦工作的精神赢得了员工们的心。

为了使工人能安心在厂里工作,李爱民把厂里的工人看作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他不但关心他们的工作,还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娱乐。厂里从来都不超强度加班和拖欠工人工资。有时员工的父母亲或者是某工人的配偶来了,他就按部队规矩每天两顿饭由厂里招待,他本人还亲自作陪。他们要回去时,他又适当补些旅差费。员工们对他真是感激得不得了。这些员工长期离开亲人在此干活,现在亲人来了,老板不但管饭招待,还给回程车费,他们感到自己多有面子啊,由此就生出许多感激厂长的念头来。

1994年的一个休假日,一位四川籍女工出外游玩时,不慎跌伤了脚,李爱民得知情况后,立即请人驾车几公里把她接到医院治疗。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1994年,他购置了彩色电视机、卡拉OK音响,工人工作完之后,让他们的业余时间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办厂初期,个别人以为在这个厂工作没有前途,跳槽到其他厂去,可是离去不久,又乖乖地转回来,相比之下,他们认为李爱民对工人比较关心,待遇又合理,还是在裕隆厂做工比较放心。因为李爱民待人以诚,所以他得到了工人们的信赖,员工们说:“李老板就像我们的大哥哥一样,我们在这个厂工作,自己放心,家里也放心。”几年来,在全厂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裕隆制衣厂的生意越办越红火。刚办厂时,全厂只有8台衣车,现在已有平车,锁边机,棚缝机,钮门车等机械设备180多台,年产成衣达259200套,产值近2000多万元。从初办厂的12名员工到现在增至200多员工,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为了扩大生产,1998年工厂从螺子湖迁到河南岸中学的对面,现有厂房面积1500多平方米,有员工宿舍1400多平方米。李爱民经过多年努力,他的工厂已初具规模了。最近他又与台商合作,扩大了制衣规模,正在开拓生产游泳衣和全自动彩印工艺业务。

多年来,李爱民为国家纳税一百多万元,仅2002年就向国家交税款20多万元,安置了200多名下岗工人、外来工及20多名残疾人就业。李爱民还十分热心公益事业,1998年,他得知长江流域遭受特大洪水,为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李爱民向灾区捐赠衣物500套,价值2万多元;他还为家乡修路、办学、为老家村委建设等事业共捐款10多万元。至今,李爱民已为社会筑路、修桥等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达20多万元。李爱民由一个残疾人变成一位纳税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为普通人解决了就业问题。但李爱民却说他的事业只是开了个头,他还想要办一个无障碍工厂,让所有的残疾人都能够轻松就业。

当我们要结束这段采访时,思绪万千。确实,对于残疾人创业那种艰辛,常人是很难想象得到的。李爱民本来不是残疾人,他那一双曾英俊而有神的大眼睛,他那一双能看透人心的大眼睛,只给了他20年的光明,他现在要承受永远的黑暗。当我们面对面地交谈时,我们确实无法将他与“残疾”两个字划上等号。事业成功了,来采访他的人无数,成功的滋味他也已经尝试过了,今后的路对他将是更严峻的考验。

笔者问他:“你已经在生命中与自己抗争了20多年,你现在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

他笑了笑:“难啊!我的难事可多了,旧难变新难,天天要去克服困难。”

他打了个比方,现在大家生活好了,可享受的东西多了,但他却是有车不能开,有电视不能看,时常碰倒杯子、碗筷,有时连走路也会踩到别人的脚后跟……这些细小的动作时常在困扰着他,令他心里不痛快。他说先不讲在生活中给他带来的不便,就社会上的歧视也随时有可能将他击倒。李爱民就这样经常自己鼓励自己,自己为自己说话。可以说,他的日子过的是充实的,他的人生是无悔的。下面,我们用李爱民的话来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我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支持和全厂员工的共同努力,是党的对外开放、搞活经济的政策让我走上了一条自强自立的光明之路。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厄运总是屈服于强者,如果把不幸变为一种动力,在逆境中奋发进取,道路总是光明的。”

李爱民,祝愿你走好人生每一步路。

 

(此文2005年获第五届“新世纪之声”中华颂歌征文评选金奖,由人民日报出版社结集出版。)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