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她用丝网花把老人从麻将桌旁拉开
作者:张荟婷    来源:    日期:2015-12-16 22:28:27

 

图片1.jpg 

▲张琼添(左)教学员编制丝网花技巧。

 

 

图片2.jpg 

▲学员们聚精会神地制作丝网花。

 

 

 

“用铁丝缠绕套筒扭圈,接着像这样套上丝网……”在市文化馆二楼一教室,一位身着黑色外套的女子正专注地示范制作丝网花的步骤,不时停下来走到学生旁,手把手地教他们折叠和花瓣塑形。这名女子名叫张琼添,今年34岁,是一名80后。

10年前因缘际会,她接触到了纸藤花,随后又学习制作丝网花。如今,她希望能借助公益平台免费将所学教授街坊市民。“教热爱生活的人一门手艺,把退休人员从麻将桌旁拉开,让孩子们变得心灵手巧……”张琼添告诉记者,这是她开设免费学习丝网花课程的希冀。

 

感谢父亲 遗传给她一双巧手

“小的时候,我们全家主要靠我爸编制竹篓、簸箕等卖钱维持生计。”张琼添是梅州人,她从小深受父亲影响,特别热爱手工艺品。“那时候就觉得会做手工艺品的人最有魅力。”张琼添回忆说,小的时候,因家境并不殷实,为给自己找乐子,每逢父亲做手工艺品,她就搬张小板凳,坐在父亲身边仔细学。当时的她觉得,会一门手艺,长大就不会挨饿。

“我还用烟盒制作盛放植物的器皿,种上自己喜欢的花草,然后用线串起来吊在卧室里。每天一睁眼,就能看到满屋子花草,感觉特别好。”张琼添不仅从父亲那遗传了一双巧手,还拥有细腻的心思。

 

因缘巧合 偶遇纸藤花店老板

当谈到怎么接触到丝网花时,张琼添变得兴奋起来。

“那得从2005年说起。”张琼添告诉记者,她在学习制作丝网花前,为维持生计,曾当过工厂流水线员工、去美容院打工、开过服装店等。“当时我开的服装店附近有家专门卖纸藤花的店铺,我没事常常会去看看,不久就与老板熟了起来。”张琼添骨子里就有着对手工艺品和鲜花的热爱,当两者完美结合时,她没法不被吸引。

“我每天没事就往纸藤花店跑,觉得那些纸花做得跟真的一样,特别棒。”张琼添告诉记者,渐渐地,她的注意力从服装店转移到学做纸藤花上,她开始虚心地向老板请教制作方法,学着学着就迷上了。

张琼添说:“有一次,我在花店看到了一种用丝网制作的花,那比纸花看上去更像真花。”可花店老板也不会制作丝网花,怎么办?张琼添有了学习的念头,便上网搜索学习制作丝网花的培训班。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找到一家开设在深圳的学习班,于是便赶了过去。有了先前学习纸藤花的经历,张琼添去到丝网花培训班,只用了10多节课程便学会了。

 

痴迷其中 一做就是一整天

“越学就越迷。”张琼添不安于在既定模版的制作上,她开始奔波于各大花市。牡丹、玫瑰、蝴蝶兰、百合、梅花……凡是市面上有的花,她都能够制作出来,不仅如此,还能创造性地结合自己的想法,制作其他别具一格的丝网花。

张琼添告诉记者,因为热爱制作丝网花,她曾一次性花了5000元买丝网。“有时候一做下来就一整天不出门,拆了做,做了拆,偶尔做着做着还会不小心错过饭点。”张琼添告诉记者,越做越好的她希望能够有个平台展示制作成果,于是她将作品整理好拍下来发到某论坛上。

“没想到关注的人会这么多。”出乎意料的,身边竟然会有这么多想要学习制作丝网花的市民朋友们。“我真的要感谢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帮助。”张琼添告诉记者,在朋友的介绍下,她成为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一名会员,在协会帮助下,她接触到市文化馆馆长。“我将自己制作好的丝网花作品拿到市文化馆给馆长看,他也觉得很有意思。”

张琼添说,她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手艺教给更多喜爱它的市民朋友们。

 

梦想成真 拥有免费授课室

“今年627日,我正式成为一名教丝网花制作的老师。”张琼添告诉记者,她如今在市文化馆开起免费丝网花培训班,每期12节课,持续3个月。开班期间,每周日下午上课。另外,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还开过一个暑假班,每周一、三、五上课,每次课程时长2个小时。如今,这个班已开到了第三期(包括暑假班),从920日持续至1216日。

让张琼添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对制作丝网花感兴趣。“培训班第一期只有不到20人,到第二期有60多人报名,第三期有将近70多人报名。”张琼添说,因为场地限制,每期只能优先录取25人。“现在,班里学生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有61岁。”

“我家住在南坛,每周都会坐公交车过来学习制作丝网花。”今年61岁的市民李阿姨说,“我给孙子在市文化馆报了学习班,每周都会带着孙子一同前往学习。”而且不比十字绣,制作丝网花不伤眼睛。

“都说心灵手巧,我倒觉得手巧才会心灵。”学了二期的李阿姨已经掌握了制作丝网花的基本要领,她还在教师节时教孙子一起制作丝网花献给老师。

今年40岁的凌女士认为,制作丝网花不仅让她感到快乐,也提升了审美水平。“我家里现在被我布置得特别温馨,老公女儿看了心情也舒坦。”在凌女士看来,学习制作丝网花后,自己变得自信起来,告别了麻将桌,又多了一门手艺。“这不,给孩子树立榜样,要以身作则嘛。”她笑着说。

采访接近尾声时,张琼添告诉记者,这门手艺真的让她收获良多。不但充实了自己,还体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在学习、教授的过程中,我练就了平和的心态,也学会创新和突破。”张琼添将自己儿时的爱好变成了如今的事业。她透露,每年都会拿丝网花去参加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民间艺术博览会,目的是让更多地市民了解丝网花,也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将这门手艺传递给更多喜爱它的人。

 

(摄影:张艺明

 

(原载20151211日《东江时报》。张琼添是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