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寒暑假和周末,很多家长都会把孩子送去学画,有人说,儿童画是儿童心理的X光片,是儿童脑中的照相,也是儿童的生活日记。专业人士表示,儿童画与其年龄特征相吻合,那么孩子几岁开始学画比较适合?家长应该如何保护孩子的创意和想象?记者就此采访了专业人士。 现场:孩子系着围裙玩泥巴 很多父母送孩子去学画画,是因为画画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专业人士说,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创作力、数理逻辑、审美等各种能力,都能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谭献令是家和教育研究院的艺术研究员,对幼儿艺术有独到深入的研究。日前,记者来到他的美术工作室,柜子上整齐地陈列着孩子们的泥塑作品,原本洁白的墙壁被各种涂鸦作品占满,墙上还挂着孩子们创作的盘子画……孩子们系着围裙拿着切刀,在工作台前玩泥巴,他们用刀切泥,用手捏,开心了还往墙上扔泥巴,整个工作室充满了笑声。谭献令说,孩子喜欢玩泥巴、画颜料、撕纸,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作力、数理逻辑、审美等各种能力在这些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平时我不会干涉他们太多,只是给与他们适当的引导。”谭献令说,孩子自身存在自发性和主动性,老师只需要适当地引导,去启迪孩子们发现和探索。 庄敏是我市20多家幼儿园的美术指导老师,从教20多年,在她看来,很多学习画画的孩子有坚持的品格,他们心静,脑子活跃,综合素质高,这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非常有好处。 色块教学:让孩子找到成功感 很多人说不能太早教孩子学习美术技巧,谭献令说其实孩子从一开始握笔就已经在学习绘画技巧了,比如握笔,是在锻炼孩子的手、眼、脑协调能力。他说,9-10岁孩子的认知能力开始发生变化,在绘画方面他们开始直观写实,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进行专业的美术训练。 谭献令拿出一叠孩子的画,按年龄摊开在地上,孩子们画的都是画室里的一把藤椅。“孩子写生的过程其实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你们看,年龄越大的孩子画得越写实,细节处理也很到位。”谭献令说,大点的孩子看到一样东西会通过 观察经过大脑的综合分析,然后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年龄小的孩子认知能力还不是很强,他们还不清楚自己看到的是什么,脑子里也只有自己想象的东西,画出来的状态也就不太写实了。“很多时候不需要给孩子讲太多,只需要启发他们去感受,去观察物体的形态特征,然后让他们大胆去画。”谭献令说,其实孩子的绘画能力是随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自然向前发展的。 “孩子到9-10岁的时候才能开始认真地画一张画,这时做一些专业的训练比较理想。”谭献令说,这个标准也不能一刀切,家长只要看到孩子的认知能力达到就可以往前走了。 十多年前庄敏就开始开美术培训班,她的儿子也在班上,别人一画就像,可是儿子总是画不像,反复几次儿子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再也不想去了。后来庄敏意识到是教学方法有问题,现在她们再也不用以前那种让孩子先用铅笔勾画再用蜡笔涂色的方法了。“刚入门的孩子脑子里没有形状概念,让孩子画圆,他们做不到。”谭献令现在用色块教学法,这种教学沿用了国画的大写意,孩子们在画时没有局限。孩子们在画形状时,用色块先勾一个形状,如果不好,可以再勾一次,把原来的形状覆盖上,“这样的画法看不到原来画错了的痕迹,让孩子容易找到成功感。” 建议:让孩子自由涂鸦 在孩子认知能力还不是很高时,家长应如何引导孩子呢?专家们建议家长尽量多让孩子接触各种综合材料。 曾经有个艺术高考生画鼻子画不出来,庄敏就让他用泥捏个鼻子,然后画就出来了。现在她上课时,会让孩子们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先了解要画的东西,然后让孩子捏泥,之后再动手画。“手工对创意也有很大的提高,纸、毛线、泥巴、瓦片、石头、沙子等等,这些材料的综合使用都能让孩子很有创意。”庄敏说。 那么,家长在家引导孩子画画具体该怎么做呢?两位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1.环境的准备。如果条件允许,给孩子准备单独的书房,孩子可以在里面阅读、绘画、玩玩具。给孩子提供各种绘画工具,比如各种颜料、胶水、剪刀等,让孩子动手,尊重孩子的思维性表达,如有可能让孩子有可以自由涂鸦的墙。在孩子创作时不要干扰孩子,尽量满足孩子的创作欲望。 2.语言的启发。家长应少提开放式的问题,不能用批判性的语言来评价孩子的画。多鼓励,在鼓励时,指出孩子具体哪里画得好,有目的地说,而不是泛泛地说。 3.不要拿孩子跟别人对比,给孩子的自由度应该更大些。 4.不要担心浪费。给孩子各种材料,告诉他可以去破坏,可以浪费,现在的浪费是有目的,是值得的。 误区:美术中最重要的不是“像” 常常听到家长这样训斥孩子:你画的什么东西?怎么一点都不像?难看死了。两位专家表示,其实美术中最重要的不是“像”。作为家长,要努力控制自己对孩子画得“像”的追求,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不应打扰孩子的观察和思考,而应该培育出他们最基本的美术素质——自信和自由。 其实,一般来说,2到3岁是孩子的涂鸦期,3到4岁孩童的画是处于抽象象征期,4到7岁是主观写实期,只有到8岁以上才进入客观写实期。所以,要孩子的画与客观实物基本一致,这样的写实程度是要以达到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成熟度为前提的。 庄敏说,儿童的美术教育创意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不要为了让孩子画画而画画,画由心生,一个艺术家将来真正能在艺术上有所发展是讲综合素质,并不是画得像,很华丽就为之好,如果没有内涵,没有文化修养是不能称为大师的。“现在我们提倡忽略技巧技能,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孩子们在学画的过程中还要对历史文化百科等知识有所了解。” 声音 画画应培育出孩子最基本的两项美术素质—— 自信和自由。——谭献令 纸、毛线、泥巴、石头等多种材料的综合使用可让孩子很有创意。—— 庄敏 (原载2014年3月5日《东江时报》,庄敏是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