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退休飞机工程师痴迷书法诗词
作者:《惠州日报》记者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4-05-21 12:26:47

李文斌酝酿了一个月写成的“龙”字作品。

 

李文斌退休后,每天都要练习书法。

 

日前,住在惠州市区东平的退休高级工程师李文斌家里,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这些客人来自千里之外的西北工业大学,他们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李文斌能给西北工业大学的一份校刊题写书名。原来,李文斌是西北工业大学的校友,1963年入学,1968年毕业。远在陕西省的西北工业大学为何要专程来找一位已经毕业46年的校友题写校刊书名?《惠州日报》记者前往李文斌家作了采访。

 

32岁因工作有贡献,被国家领导人接见

“我是一个造飞机的人。”近日,《惠州日报》记者来到李文斌家,他开门见山对记者说了这么一句话。一位造飞机的高级工程师?但环看屋内四周,记者见到的是文房四宝以及挂在墙壁上的诸多书法作品,整间屋子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文人气息。挂在墙壁上的多数书法作品,正是出自李文斌之手。一位造飞机的专家,似乎与这满屋子的书法作品有些“风牛马不相及”。

造飞机是真的,写书法作品也是真的。1944年出生于山东的李文斌,1968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系,毕业后在陕西飞机制造公司工作。32岁那年,他因在数控技术和大飞机项目上贡献突出,受到当时国家领导人接见。李文斌很自豪,他参加过水上轰炸机、运八飞机、运十飞机等的制造。1996年,他来到惠州工作,直至2004年退休。30多年的工作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以优异成绩踏出了无悔的人生足迹。

 

每天练书法,每个月练字用旧报纸重10公斤

母校专门派人来请李文斌题写校刊名,除了他在工作上取得非凡成就外,还因为他在书法上的造诣。

从读小学时,李文斌写作文就是用毛笔来写的。记者看到他9岁时写的一篇文章,字写得很不错。读初中二年级时,有一次,他到县文化馆举行的一个书法展参观时,被展览里的书法作品所震撼,于是他下决心要把字练好。李文斌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连中国字都写不好,是一件很丢人的事。

自此之后,李文斌每天都要练字,“练字要立足于品德修养,力戒浮躁和急功近利,只有厚积薄发才能写好书法。”在他家的书房里,窗户边摆放着一张大桌子,上面铺有一块薄毯,旁边放有多个插着大小不一毛笔的笔筒,算一算毛笔就有二三十支。每天,李文斌都要用旧报纸来练字,一天要写多少张,他从来就没记过,只是一个月下来,他练字用的旧报纸就有10公斤重。看李文斌写字是一种享受:他站在书桌前,稍作酝酿,落笔挥毫,一气呵成。短短一分钟,宣纸上就出现4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李文斌奉行楷书为基,行书为用,博采众长,坚持不懈,临遍颜、柳、欧、赵等名家楷书和王羲之、文征明、褚遂良等名家小楷、行书,还涉足草书、汉隶、魏碑等,50多年习书不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如今的他是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他还出版了一本 《鸣剑钢笔书唐诗三百首》。他的不少书法作品被国内外名人收藏,一些作品被编入《中国书法美术年鉴》、《中国当代艺术家收藏大典》等书籍中,获得全国各类大赛金奖几十个。

 

酝酿一个月写成一个“龙”字

李文斌对书法的执着和痴迷不同常人,他沉迷其中,辨糟粕,吸精华。记者在他家里,见到了两幅字体大小相差百倍的书法作品。

一幅是8尺整张的龙字。李文斌说,这幅八尺整张的龙字不好写,为了写好这个“龙”字,他整整琢磨了一个月。“因为宣纸很容易散墨,写大字时,如果处理不好,宣纸上就会形成一片黑。此外,还有字的结构、写一个大字需多少墨汁等,这些都需要提前琢磨好,否则写到一半墨汁不够就写不好了。”琢磨一个月后,李文斌才开始动笔。

他先用淡墨汁在宣纸上写王勃的《滕王阁序》作为底稿,然后在《滕王阁序》上再写上一个大大的龙字。写龙字时,李文斌脱下鞋子,穿着袜子站在宣纸上写。“先运气,一气呵成。”李文斌还在龙字的下面书写了4个与龙有关的成语。对于此作品,李文斌非常满意。

李文斌还特别擅长写小楷,他曾经写过一幅54米长、35千字的小楷长卷作品,包含了几十篇古代名文。他一边向记者展示一幅用朱砂写的小楷长卷书法作品一边说,这幅长卷他写了好几个月,有时是整天整夜地写,晚上也没睡觉。虽然累,但看着这幅作品,李文斌颇有成就感。因为书法写得好,李文斌还应邀为中央电视台书写宣传用语。

 

连续多年参加公益活动给市民写春联

喜欢书法的李文斌,退休后在市老年大学担任书法老师。说到此话题,李文斌非常兴奋。他告诉记者,2006年他的班上年龄最大的学员已有86岁,年龄最小的也有50岁。学员们都很喜欢书法,学得非常认真。李文斌尽其所能教学员,与学员们建立了融洽的关系。2011年,他因身体问题,这才辞去了老年大学老师的职务。但他教过的学员没有忘记他,经常到他家欣赏作品,切磋如何写好书法。

除了当书法老师外,让李文斌最开心的事,就是在春节前给市民写春联。2007年他第一次在市区数码街广场给市民写春联,当天太阳很猛,他正好皮肤过敏,在太阳的照射下,皮肤又痛又痒。由于他写得又快又好,不少市民都排着队等候他写对联。“不知写了多少副对联,从早上一直写到下午。看到大家开心,自己心里也高兴。”此后,每年春节前,他都要参加给市民送春联的公益活动。

对于找上门来求字的市民,李文斌一样热情接待。曾经有两个农民,在一次展览中看到李文斌的书法作品,辗转找到他,希望他能给自家的新房写一幅字,李文斌欣然答应了。

 

诗集真实记录60多年社会变迁

李文斌对诗词楹联也颇有造诣。他参加了惠州市丰湖诗社,还是惠州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曾出版诗集《七彩吟》。《七彩吟》收集了他几十年来创作的诗词,最早一篇诗歌是他读小学五年级的作品,还有当时老师的点评。李文斌用诗词的形式,真实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60余年的社会变迁。

李文斌生性豁达,正直善良,对社会丑陋现象嫉恶如仇。他出版了一本《鸣剑杂文》,直指当今社会之弊,揭示了当今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危机和隐患,言辞不无辛辣和尖锐,字里行间跳动着一颗赤诚的心。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是李文斌的追求。他为自己写了一副对联:清心弄翰墨,诚意写人生,这就是他乐善为人的真实写照。李文斌家的大书柜里,存放着他的大量书法作品。虽然这些作品颇有收藏和传承价值,但李文斌说,他的书法作品以及诗集都是无偿赠人的。未来,他计划将自己的一些精品书法作品,无偿送给母校博物馆收藏。

(原载2014419日《惠州日报》,李文斌是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