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芝麻糊出人生
作者:陈英玮(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5-11-07 19:18:40

 

拿一张简陋的小折凳,坐在这个城市标志的细叶榕荫下,然后看街道的车水马龙,迎着那浓浓的芝麻香气;在惠州,这是芝麻糊的通俗吃法,也是惟一推荐的吃法。

惠州的街头,零星点缀着一些芝麻糊档,档主用一根长扁担挑起两箩筐,就是流动的简易食档,这种小摊档,脉承了上个世纪穿街走巷的市镇情结:一个箩筐卖芝麻糊,另一个则是它的“黑白配冤家”豆腐花,兼营它们的一些亲戚如凉粉如豆沙饼等等。帮衬的人们坐下,或现食或打包,来来往往,停停站站,档主的丈夫悠闲地逗弄着小孙子,偶尔搭上一两句话,其乐融融。

芝麻糊是用芝麻当原料研碎,再加入其他如麦片、花生的五谷杂粮(当然,每个小档的配料和份量不尽相同),熬制三四个小时而成,香溢满街,随风而钻。芝麻糊的浓郁香气,省却了那一阵久远的“叫卖声”。芝麻糊的熬制细节及配料很重要,惠城每个片区的芝麻摊档,根据人群的不同喜好和“独门”配方,调制出不同的芝麻糊浓度,久而久之,自成一派。这些摊档芝麻糊的纯正度,远非那些袋装的“速溶芝麻糊”可比。

我在下埔数码街旁边坐下,向黄阿姨要了一份芝麻糊,撩起芝麻糊的外圈边缘,由外及里,一圈一圈,撩起闷热中的细叶榕枝,撩起干净街道的微尘点点,撩起渐渐忘去的前尘往事。

芝麻糊底下放个小炉,一直在加热;大家都知道,除了配料得当,芝麻糊的精髓,在于芝麻的研碎度,太粗了咯牙,太粉了则少了一份芝麻的粒碎韧度。偶尔咀嚼到一小片芝麻凝结体,如同咀嚼一客百味人生,或顺境或逆流,都在这份暗香流涌的惊喜中败下阵去。顿觉得,人生变幻无常,偏坐当街一隅,逐甜舍淡,便是幸事。有个路人要了一份芝麻糊,特意交代不要边上不要锅底不要表面,只要中间部分,除了喜欢那些滚烫,是不是还有那碗在锅里反复翻腾的心境?

芝麻本是配料,可是芝麻糊的制法,将芝麻由配角转为主角,这等际遇,非芝麻事先可以奢望。所以“再黑再糊”,芝麻也是粉碎得心甘情愿,更何况远近飘香?由此可知,被人生糊得再黑,即使如芝麻绿豆般琐碎人杂,亦有可取之处,实不须妄自菲薄。

与豆腐花、阿嬷叫、逆糍并称“惠州坊间四小吃”,芝麻糊滋补养身,营养价值最高。现在,芝麻糊已不仅仅存在于北门街、金带街和水东街这些惠州的老街道,卖芝麻糊的人也不仅仅局限于原来的“老惠州人”了;“外来和尚”们,不断把惠州的芝麻糊做成“全国化惠州化”。当然,芝麻糊并非惠州独有,但芝麻糊的香味,已经和惠州这座包容温软的城市,柔顺地结合一起。或许某一个寒冬,你恰巧坐在那张小折凳上,你会感觉,一碗清香滚烫的芝麻糊,正是这个城市对你的恩赐。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