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东江河上的“航母”
作者:徐穗辉(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2-12-24 10:29:42

 

30年前,东江河上还没有桥。江南江北之间的人要过河只能借助渡船。尤其是地处江北的博罗,与地处江南的惠州,两地的交通,更是须臾离不开渡船。

当时的博罗,去惠州有一条大路两条小路可供选择。大路叫广汕路(广州到汕头的公路,即现在的G324),路程30公里。小路是东江两岸的“沿江路”,15公里,路程只是大路的一半,可惜都是羊肠小道。徒步者一般都选择小路,北岸的小路在毗邻惠州的白沙堆有小艇过渡,而若走南岸的小路的话,就得先在博罗县城的榕新渡口乘坐“横水渡”(博罗人对这个渡口、渡船、艄公的统称。渡船是以柴油机为动力的机帆船)到对岸再走。

连接广汕公路的渡口,在惠州的渡口所(大约是现在朝京门的位置)。搭载人车过江的是一种汽车渡船,严格的说法是一种端靠式的汽车渡船。其特点是,首尾相同,甲板呈长方形,两端设有吊架和带铰链的跳板,汽车通过跳板上下渡船。由于这种渡船满载时可搭载6辆公交车以及这些公交车上的所有乘客,因此,我们都把它戏称为东江河上的“航空母舰”。

印象中渡口所的“航空母舰”至少有3艘。“航空母舰”自己没有动力,要靠拖轮的动力移动。每每当“航空母舰”装载完毕,在一旁的拖轮就靠上前来,绑好缆绳,肩并肩地前进。据说,现在年轻人谈恋爱,被人戏称“拍拖”,而分手被戏称为“甩拖”,出处就源于此。拖轮与“航空母舰”拍拖,就有点像一只蚂蚁拖动着一只屎壳郎前行,模样甚是滑稽。

很多时候,即便是两艘“航空母舰”对开,两岸还是堵成了车龙。而车龙的形成,往往是两岸的小贩最为开心的时候。不知怎么的,那时候被堵在渡口排队等待过渡的时候,就老是幻想着东江上什么时候能有一座大桥,司机同志一脚油门,眨眼就到了对岸,那该多么惬意。而现在东江上的大桥比比皆是了,反而不时会想起渡口所那天天拍拖、甩拖的“航空母舰”,那5分钱就可以买一个的茶叶蛋。想来因为已经不再年轻了吧?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