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大举侵略中国。当时的博罗县自然也不能幸免,而且日寇还不止一次而是四次进犯博罗,造成博罗县城严重的破坏,城内居民死伤惨重。但是这些都没吓倒博罗人民,民众对日寇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大举侵略中国。至1938年10月11日,日寇在广东淡水澳头登陆,进犯广东。在12日、13日,敌机狂轰滥炸惠州城。而13日下午4时,一架敌机空袭博罗城,炸死县城牌坊巷居民丘志成之女。到14日、15日,敌机连续对博罗县城实施毁灭性的轰炸,城内居民死伤惨重。国民政府县机关纷纷撤至县城附近的乡村,博罗县防空委员会也只剩下一块空招牌。
至16日下午5时,日寇先头部队沿惠博公路窜到博罗县城,沿途鸣枪,未遇到任何抵抗,直至12月13日才撤出博罗县城。在日寇盘踞县城的58天期间,日寇在县城及附近乡村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三光政策”,全城90%多的房屋被毁、70多人被杀。在城郊更大肆抢掠烧杀,在白社、百足岭、水西、上下壆、鸡麻地、三徐、荷岭、仙人井等乡村,都留下了笔笔血债。其中,下塱村集体大屠杀最为残酷。
事情的起因是由于外出抢掠的一个日兵死在下塱村外的下塱桥下,日军一口咬定是下塱村村民所为,就派出几十名日军包围了下塱村。他们叫当地汉奸保长集合全村青壮年,说是集中割禾收谷,保证不会伤人。谁知道,全村青壮年在地坪集中以后,日军竟不分青红皂白,一齐开机枪扫射。一时之间,血流成河,惨不忍睹,有97人当场毙命,仅有两人及时逃跑,幸免于难。日寇随后又放火烧屋,又射杀了数名留家村民。这就是当年轰动华南的“百人大惨案”。现在,埋葬死难民众的“百人坑”已成为博罗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至于日寇第二、第三次进犯博罗县城,那是所谓的扫荡性质的。其中,第二次是1941年农历5月16日。日军分水陆两路,水路由石龙沿东江而上,陆路由石龙过石湾铁场、龙华,侵犯博罗县城。水路日军再乘汽船和橡皮艇在南门码头上岸后,长驱直入,与陆路进犯日军会合。这时城中已无守军,居民也大多到乡村躲避,日军打死了余允明等20余人,放火烧了20余间房屋,盘踞10天后离去。
日军第三次进犯博罗县城是在1942年冬。日寇在进犯惠州,杀死百余居民后,又侵入博罗县城。他们凶狂残暴地杀死10余人,并将砍下来的两个人头挂在漪园(今灯光球场),20几天后撤走。
而1944年11月初,当日寇第四次侵入博罗县城时,他们将“三光政策”改为“怀柔政策”。入城后,设立了博罗维持会,由汉奸黄耀萱担任会长。土匪头子张华光纠集人马,当了中队长,而博罗汉奸政府却设在石湾。
就这样,博罗出现了一个县三个县长的政坛奇观:一个是偶尔在县城出现,政府却设在石湾的汉奸县长许忠诚;一个是政府设立在县城的国民政府博罗县县长蓝萼州,日军来犯时就把政府机关迁往显村;还有一个是政府设在湖镇凤安围的共产党政权县长韩继元,他坚持亲自领导博罗各地民众对日寇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县长挂帅领导民众开展反侵略战争,这在博罗历代政坛中,可说是动人心魄的景象。
再说在日寇侵犯盘踞博罗县城期间,他们残暴的“三光政策”吓不倒保家卫国的博罗人民。在日寇第一次侵犯盘踞博罗县城期间,国民政府机关四散撤退,老百姓流离失所,但一些进步青年毅然挺身而出,共赴国难。刘墉、黄金镛、张绍辉等发起组织博罗县战时工作团,召集机关职员和青年教师韩继元等20多人,指挥群众疏散,救助死伤民众,宣传抗日救国,用博罗方言教小朋友唱抗日儿歌。其中有首儿歌唱道:
日本仔,真系狼,飞机大炮似虎狼,
半天投落大炸弹,民众断手又断肠。
日本仔,真系狼,飞机大炮我唔狂。
大家齐心团结紧,七手八脚踢佢返东洋。
早在1937年9月,博罗县就成立了民众抗敌后援会:身为县政府建设科长的李翰深与博中音乐教师张绍辉分任宣传组正、副组长。还把博罗“拓荒剧团”改为“抗敌剧团”,在县城及各乡镇演出《壮丁上前线》《有力出力》《最后一计》等独幕话剧和哑剧《打倒日本鬼》。1938年2月,还出版《抗敌周刊》,发至全县各地,在全县掀起了抗战救国的高潮。
在日本天皇下诏投降后,盘踞在博罗县城的400多名日军官兵也终于在1945年8月下旬在博罗县城西牛埔向国民党军队缴械投降。博罗人民终于挣脱了日寇的铁蹄,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让人情不自禁想到了现代著名诗人艾青先生的一首诗: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翻开博罗的历史,回溯并铭记着那一段悲壮岁月,是希望让人们明白:每个人的命运,每个地方的命运,都是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所以,维护国家安定,维护国际社会的安定,保卫世界和平,也就是维护我们生活、工作环境的安定。富国强兵,爱我长城,巩固国防,保卫祖国,历来是每一位公民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