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东纵血战王爷径”及铁涌几个战事
作者:彭芝楷(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9-12-07 12:16:04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在全国全面爆发。从193810月至1941年日本侵略军先后三次在大亚湾登陆,其中第二次在巽寮海域登陆,侵略者的魔爪直接伸向稔平半岛。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纷纷起来进行抗日斗争。194312月广东省的抗日武装队伍东江纵队在惠阳坪山成立,曾生任司令员,王作尧任副司令员,尹林平任政治委员,杨康华任政治部主任。

抗日武装队伍进驻铁涌地区:1943年冬,叶基率16人的武装小分队受东江纵队派遣,进入稔平半岛,与古秋顺的18名游击队员会合。从此稔平半岛开始有在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队伍。同年,曾城、叶基、刘培等在巽寮牛背印村建立了敌后根据地,组建东江纵队第七支队第四大队,开展敌后游击活动。同时曾城、叶基、刘培还在与牛背印村仅隔山背八公里远的铁涌大坑村建立另一个根据地,他们经常带着几百人的武装队伍来大坑村活动,在铁涌深入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进行反击日本侵略军的斗争。另他们还在大坑村建立交通站,由一个战士负责交通员工作,保持与巽寮、平海、吉隆、稔山兄弟部队的联络。1944年冬东江纵队第七支队有一个战士在平海激战后负伤,双脚不能走动,后被护送到大坑村掩藏养伤,大坑村村民把这个伤员(伤员真实姓名已不清楚)藏到村后山坡的一个炭窑中,每天由村民轮流送饭送药(青草药)给伤员食用护理,现年81岁的村民黄佛招和黄佛华当年就曾为这个伤员送过饭和草药,据他俩回忆,当年他俩才十四岁,当他们把饭篮送到炭窑时,因炭窑较深,人不能下去,只能用绳子拴住饭篮,然后把饭篮用绳子吊下窑底给这个伤员。经大坑村村民20多天的护理,这个伤员才伤愈归队。这个伤员归队时,大坑村村民还做了一席好饭菜请了这个伤员,以作送行。

此外东江纵队第七支队杨宏生小队的战士几十人还经常在铁涌新寮老鸦山村树林活动,采用游击战术,灵活机动,出没无常,寻机反击敌人。据老鸦山村民反映,日军曾在老鸦山杀害几名革命者和无辜群众。据溪背村叶传老人说,叶基曾带东纵游击队到溪背村活动,当时他曾住村中基督教堂内。

钟笑烈士的牺牲:1944年春东江纵队派钟笑等十多名革命青年到稔平半岛开展民运工作。经调查了解,当时钟笑同志在铁涌黄坑官田村周政照家以亲戚名义落脚住下来。当时钟笑同志白天随农民下地劳动,晚上则挨家挨户进行串联宣传,并办夜校,发动青年参军参战,开展救亡工作。由于钟笑同志的积极活动宣传,19451月,铁涌乡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钟笑当选为乡长。19458月日军投降后,钟笑于同年冬被上级派到平海坚持革命斗争工作。此时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队伍大举围剿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194512月的一天钟笑在平海鹧洞大坑埔村执行上级交给她的任务时,被埋伏于村前河沟的地主武装欧阳驷部发现,敌人向她开枪射击。钟笑身中数弹,壮烈牺牲。钟笑的墓地至今留在平海大坑埔村后山坡李木英的果园中。

解放战争时期:1945815日日军侵略者宣告投降后,国民党反动派为了达到独霸统治中国的野心,在国内全面发动内战,企图消灭共产党,把矛头指向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于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又拿起枪杆子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针锋相对进行坚决的斗争,从此一场艰苦卓绝的解放战争又轰轰烈烈展开着,直至全国解放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解放铁涌收复稔平半岛:19458月日军投降后,但日、伪军武装,仍负隅顽抗,东江纵队司令部命令所属部队深入敌人据点,解除日伪武装,东江纵队迅速向敌占区推进。821日曾城部队解放了平海、接着杨俊如率领50多个东纵游击战士向铁涌进攻,俘获伪军头目钟明岸及其队伍兵士,解放了铁涌。9月上旬曾城大队攻击港口伪军,歼敌30余人,解放了港口。910日东纵七支队赖祥大队主攻稔山,击毙日、伪军10名。生俘敌伪护国军支队长罗华及其部100多人,其余敌兵向吉隆平政溃逃,稔山解放。911日曾城和赖祥率部攻打吉隆联防队和平政赖耀庭,经激战,消灭敌人10余人,缴枪20余支。后因国民党军钟超武率部从海丰前来增援赖耀庭,为避免遭内外合击,曾、赖率部撤出战斗。至此,除吉隆平政外,稔平半岛全境解放。

稔平半岛保卫战: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失败,他们企图消灭活动在稔平半岛的东江纵队。194510月,国民党的154师一个团开始进犯稔平半岛,首先占领稔山镇。另外两个团又陆续向白花、平山前进,矛头对准稔平半岛。11月国民党军新一军三个师、五十四军一个师又沿广九铁路南下扫荡。这样稔平半岛就处在敌人两面攻势的包围之中。为了保卫稔平半岛根据地和解放区,东江纵队司令部增派了东江先遣队和第五支队的两个团配合第七支队展开稔平半岛保卫战。当年稔平半岛保卫战的战事地点主要是发生在铁涌境内。11月起,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亲自到平海龙泉寺召开团以上的干部会议,研究部署作战方案。会后黄布、叶基、赖祥等亲临观音径、铁涌的王爷径前线观察地形,部署加强保卫稔平半岛的防线,决定谢阳光营由王爷径调到鹅埠,警戒海陆丰敌人进犯,曾城营守王爷径,五团一部及赖祥营扼守铁涌。1215日国民党反动派的154师一个团从稔山范和沿公路向铁涌王爷径我军阵地进攻。我军曾城部的赖祥主力营扼守在王爷径两边山上,奋起进行阻击战,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我军战士个个英勇作战,以一当十,勇猛杀敌。战斗从早晨打到黄昏共计十个小时,我军打退敌人十多次进攻。敌人死伤20多人。敌军见势不妙,又派另一团兵力从火烧寮(好招楼)沿小屯和三多村山脚包抄我军王爷径阵地。我军叶基部的叶奕营的战士在山沟小路埋下地雷,进行阻击敌人,也炸死炸伤敌军30多人。

这次战斗因敌我力量悬殊,致使我军也有伤亡。后来东纵主力决定撤退,由王爷径古庙山径往巽寮方向撤去,留下刘国小队(铁涌籍)掩护主力撤退,刘国小队与敌人决战到最后,与阵地共存亡,最后与敌人肉搏战,他与30多名战士壮烈牺牲。这次战斗表现了东纵战士为革命视死如归,顽强战斗到底大无畏的英雄气慨,谱写了一篇可歌可泣的悲壮的英雄战斗凯歌!

八丘田战斗:19451215日王爷径阻击战之后,东进第七支队第五团主力为保存力量,撤至观音径防御。第二天(16日),国民党军2个团的兵力又进攻观音径阵地,东进指挥部第五团居高临下,痛击敌人。由于我军奋勇反击,敌军进行多次冲击,伤亡30多人还无法攻下观音径。中午敌军一个连在铁涌八丘田村做饭吃,团长叶基抓住战机,令迫击炮轰击,敌军死伤30多人。此战事在《中国共产党惠阳地方史》中有记载。据八丘田村民和大岭背村委干部反映,那天下午在八丘田村侧后的金山,我军与敌军还发生了激烈的阻击战,双方都有伤亡,有多名战士的遗体被掩埋在村后渠道下的荒埔。另在金山附近的山塘下村后的鬼仔岭山坡上,八丘田村谢姓祖墓遗骨瓦缸在当时两军作战时,被飞射的枪弹击中,至今留有枪孔,清晰可见。

下埔仔战斗:1946年东纵北撤后,在稔平半岛活跃着一支有120多人的铁甲中队(属东江纵队四团领导),中队长杨宏生,副中队长卢茂,指导员古松。19482月间,铁甲中队接到情报,说驻军在平海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盐警有200多人(据铁涌围村83岁老人刘淡等人回忆,当时盐警是20多人)于某日要转营稔山,要在铁涌经过。铁甲中队长带着100多个战士埋伏于铁涌镇涌围村北面1公里处的荒埔草丛中。当敌军大摇大摆经过下埔仔时(通梁屋村公路1公里处),杨宏生中队长下令向敌人冲锋开火。此时敌人也散开应战,他们用的是日产机关枪,密集的子弹如雨。战斗从下午4时激战到6时。由于敌军武器先进,我军武器落后,加上稔山方向敌军又来接应,因此敌军得以向稔山方向逃窜,我军也只好撤兵。这次战斗因敌我武器悬殊,战绩虽小,但也大大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这对敌军起到震慑,而对我军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这次战斗我军牺牲了两名战士,敌军也有伤亡。

老鸦山战斗: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在解放战争时期,杨宏生(杨番)带领铁甲中队继续在老鸦山树林活动,并在周边村庄组织发动宣传群众,开展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1947宏生游击队在老鸦山树林边缘地带抓获了一个敌军派来侦探军情的特务,经审查证实后游击队将这个特务押到老鸦山森林左边的山坑沟处决了。1948年杨宏生中队在老鸦山村前的地塘岭伏击了盐洲以林拜奕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并迫使林带领一连兵约100多人前来老鸦山村大屋门前缴械投降。杨宏生中队在老鸦山树林进行革命斗争活动,一直坚持到全国解放。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