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一过,天气竟迅速回暖起来。如今已将走路视为健身运动的我,走着走着,蓦然发现,好像才几天功夫,鹅城的大街小巷已春意盎然,处处飞花。
且不说西湖各洲渚那独领风骚的木棉正花开烂漫,红红火火,似英雄冲宵汉荡气回肠;就说环城西路那长长一溜的老樟树也不甘寂寞闹起春来。还在正月里呢,就那么迫不及待在枝桠上开出一串一串淡绿色的小碎花。只是那花太普通、太无姿色、太不引人注目了。然而,它暗香浮动,在空气中散发出一阵阵好闻的清香。它们多像那甘当无名英雄的清洁工,默默地净化着鹅城的空气,让走在林荫道上的人们心中充满了欢喜。
真是无需刻意寻觅春的气息,不管走在鹅城的哪个角落,都是绿的世界,花的天地,映入眼帘的景物,都充满诗情画意。
你看,环湖边上的紫荆树,花开正似一片粉红的云霞。这云霞映在平湖、丰湖、南湖、鳄湖、菱湖上,着实令五湖的丽水蓝天再增添了十分娇媚、百般风情。
我从记事起就认识这种花儿了,那时母亲每天早晨都牵着我的手走过紫荆树下的环湖路,那些夜间落下的花瓣儿总会令我欣喜地拾起。到底从什么年代开始,我们的前辈就在湖边广植紫荆树呢?这多么适合南国的惠州西湖呀,四季常开,尤其春天盛放的紫荆花,衬映着清澈的湖水,就像妙龄女子凝脂般的脸庞上粉红的胭脂。
我们真该感谢那些长期以来为鹅城绿化的植树人,是一代又一代的织绿人,让我们的心灵享受着花的浪漫,绿的温馨。
我左顾右盼,想反过来找出一块没有绿、没有花的地方。好像有些难哦。就是城内遍栽的大叶榕,在春天的召唤下,也褪下残旧的冬装,在尚有生机的枝桠上,滋出一点一点鹅黄色的绿芽芽。那也很美哩,我在脑海里将它们想象为“绿梅”。南坛、下埔、环城等路边许多地方,无数的“绿梅”在绽放。你只有在春天,才可以看见这一年一度的春姑娘的巧手杰作,那是春姑娘在告诉人们:“春来了!春来了!”
我走进人口密集的居民小巷,哪家的阳台上没有花草呢?这是太平盛世,祥和生活的象征。我看见一户人家的围墙里伸出一枝“狗屎树”也开花了,细细的银色小花缀满枝头,味道怪好闻的。前人叫开的“狗屎树”看来要“更名正身”了。呵,《中药大辞典》里已经列出了“狗屎花”的十几个异名,其中不乏好听的名字,如“龙须草”“绿花叶”“蓝花参”等,只不过,“狗屎树”“狗屎花”的名气可能更大更久远。
我每天就这么走啊走啊,我看见西湖南出口的公园里,杜鹃花开了,紫色的、红色的、粉白色的……小米粒般的桂花也纷纷扬扬,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幽香。就连地上一种叫“老鸦酸”的野草,也盛开着紫色的花朵。
惠州一中东南侧蜿蜒曲折的铁陵桥,是人们流连忘返的地方,那里可见南湖中的小岛白鹭翔集,可见湖中簇簇的睡莲在绽放。在小时候阅读的童话故事里,睡莲就像花中的仙子,她总是与富丽的皇宫,漂亮的公主以及高贵的天鹅联系在一起。而今生长在南湖的睡莲是多么平民化呀,她将高贵献给百姓大众,也点缀着鹅城的湖光山色。
我庆幸我们的惠州花团锦簇,庆幸那缤纷的美丽长伴我们的生活。这无处不飞花的鹅城,这人间的仙境,你说,这难道不是生活在鹅城里的人们一种欣慰和福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