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到五楼右拐,推开一扇小小的门,瞬间感觉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惊讶水泥楼房里还别有洞天。轻轻合上身后的门,仿佛把尘世的烦恼都留在门外那个纷扰喧嚣的世界,这里只有清新、宁静、安逸、惬意和美好,连同它的主人,都有着春天般的笑容和美丽。“缝舍”二字随风轻轻晃动,这就是惠州第一家拼布工作室。
天台上种着许多盆栽植物,红花绿叶,高低错落,无处不显示主人的独具匠心和艺术修养。说是工作室,更像是一间温馨、浪漫小屋,雅致,充满小资情调。穿的、日常用的、孩子玩的、当艺术品摆放的……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墙上挂着各种形状的壁饰、手袋、背包、小被子,台上是精巧雅致的钱包、针插、钥匙包,还有孩子玩的圆球、甜甜圈、布偶等小玩意,小巧可爱,形象逼真;裙子、衬衣、睡衣等小女人情怀的棉布服装,手感舒服、设计新颖;壁画、布艺钟等,呈阶梯挂放一直延伸至二楼的制作间。走进“缝舍”,犹如走进春天,一个五彩缤纷、诗意盎然的世界豁然呈现在我们眼前,清新温婉的布艺作品和微景观植物有机融合在一起,看不出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缝舍”是惠州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拼布工作室,位于惠州市河南岸演达大道横河金谷。工作室主人李海玲是一名八零后美女,毕业于惠州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曾经就职于富绅公司,现为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因为喜欢拼布艺术,从公司辞职到到广州、上海专门进修学习拼布专业,于2014年获得日本手芸普及协会颁发的毕业证书,回来后成立了惠州第一家个人拼布工作室。2017年2月,她的作品布艺花灯获得市文联、市民协颁发的“惠州首届民间灯会二等奖”。
“缝舍”分为二层,楼下是成品展览区,也是顾客和学员接待室,楼上是机械制作室。拼布工艺分机缝和手缝。服装用机缝,小饰品用手缝,背包、壁饰等需机缝和手缝相结合。目前工作室主要经营两个项目,一是带学员,二是卖部分作品。学员主要是全职妈妈和白领阶层的女孩,也有学生来学习的,分为日常班和周末班。白领阶层的人通过拼布学习,既提高个人艺术修养和审美眼光,也能释放压力,而全职妈妈们,是为了提高家庭装饰水平,更能做一个温暖称职的妈妈,一床小棉被,一件棉布小衣服等等,都是孩子对母亲最美好的记忆。
每个刚刚走进“缝舍”的人,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无不喜爱至极,对作品爱不释手。也难怪大家这么喜爱,因为每件作品都凝聚着制作者的心血。比如一个小小的手工针插,也是用足了心思,外表做成蛋挞杯形状,显得活泼可爱,里面填充物是用核桃粉和防锈棉,可以磨针和插针。钥匙扣更是有趣,外形做成一个铃铛的形状,再在铃铛上钉一朵红花,从铃铛顶部穿过一根白色绳子,绳尾在外,锁扣在内,往上拉,钥匙全部藏在铃铛内,往下拉,钥匙就掉出来了,美观又实用,这精巧别致的东西,丝毫看不出是一个钥匙包。当然,这不仅一个钥匙包,更是一件艺术品,只把它当钥匙包就有点“暴殄天物”了。
在二楼的半成品间,还有许多尚未完工的壁毡和小被子,其中一款是用16块方形红、黄、蓝相间的小方形布,拼成一床绿边黄底的小被子,中间一个大大的红色正方形,四边红色三角形围绕,看着这么诗意的作品,要是盖在身上该是多么温暖惬意呀!布艺壁钟和花篮、田园布艺壁画也是难得的佳作。民间文艺家蔡磊老师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叔,对作品也十分欣赏,边看边感叹:“有少女般的梦幻感觉,有贴近自然的美,有生命力的象征。”
拼布工艺历史悠久,起源古埃及和中国北方地区,是人们为了防寒而产生的。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物资匮乏,最初是穷人将零碎小布、旧的衣服和窗帘等裁剪成布块,拼接成床单、毛毯等生活必需品。我记得儿时我母亲就用碎布做过鞋垫子和鞋面,红绿相间,好看极了!
拼布到了当代,却风行于日本,日本人将其发展成系统化与制度化的教学课程与师资培训方法。现在,拼布已从废物利用转变为艺术创作,早已超出了实用的日常生活品的内涵,成了一件极具观赏和审美价值的“生活艺术品”。通过拼缝各种各样的布片,并随意结合各种刺绣、编织、钩编等手工艺,可以做手提包、靠垫、挂毯、玩偶等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和物品。正因为如此,拼布艺术品受到广泛青睐并成了都市人时尚生活的一部分。当今在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都掀起庞大的拼布浪潮。
相反,起源于中国的拼布工艺,现在却变成中国的一个冷门行业。2002年,日本喜乐多拼布在上海开设了第一间拼布教室,培养了一些学员,但是在中国发展缓慢,因为做拼布工艺并无很大经济利益空间,全凭个人爱好支撑。在“缝舍”墙角货架上摆满了各种进口原布,海玲介绍,这些棉布全是从日本、韩国、美国进口的,不褪色、不变形,但是进口布是国内布价的十倍,这也是导致每件作品价格不菲,也不好定价的原因,比如在楼梯间挂放的一幅花篮壁画,除了布料成本,光手工制作就要三天时间。
海玲成立工作室三年,她说:“最大的收益就是快乐!以前是因为物质匮乏,而现在是一门艺术,这门本来属于中国的传统工艺,需要有人去传承和发展。”看着笑容灿烂、信心满满的她,我相信,她的拼布工艺能和春天一样蓬勃发展!
(摄影:张小明、李运花、张卫中)
工作室
机缝工作室
李海玲
手工坊
手工坊
手工坊
作品
作品
作品
作品
作品
作品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