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清晨,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24位会员启程前往大亚湾、惠阳两地,开启红色印记作品征集系列采风第四场活动。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民间文艺家老师们齐声高唱《我爱你中国》等红色革命歌曲,手中挥舞着国旗,极大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怀。
结合民间文化,首站来到大亚湾霞涌渔村民俗文化展览馆。馆内不仅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实物渔具、渔家老物件,还有渔船模型以及各种海产品标本,并通过“渔乡抗战”专区,展现了渔民与抗日力量并肩作战的历史。
随后,采风团走进霞涌海润广场。这里因1938年日军在此登陆而承载着沉重记忆,这里是打响华南抗战第一枪的地方,广场以艺术化手法再现了1938年至1945年间当地军民合力抗敌的重要事件。会员们在“火烧敌营”“海上伏击”等浮雕前驻足良久,感叹平凡民众在国难当头时的担当。
接着来到毗邻的清泉寺内,清泉寺也因曾是抗日游击队的临时联络点而承载着特殊记忆,古刹的宁静与那段烽火岁月的激昂形成强烈对比,让文艺家们对“信仰的力量”有了更直观的感悟。
下午,采风团来到惠阳叶挺纪念园,参观叶挺故居和纪念馆。园内的历史文献、照片与实物展品,系统展现了叶挺将军的戎马一生以及“皖南事变”等历史事件,让在场者无不深感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最后一站来到周田村碧滟楼,这里是清代华侨领袖叶亚来1889年所建的客家围龙屋,融合客家与南洋建筑风格。抗战时期,这里成为中共地下党秘密活动据点,为敌后抗日斗争提供掩护。如今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建筑与史实共同见证着家国情怀。
活动结束后,文艺家们纷纷表示此次采风收获满满,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在历史现场追溯烽火记忆,为创作积累了鲜活素材。接下来将以写作、诗歌、舞蹈、剪纸、摄
(通讯员:伍翠婷 摄影:张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