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五彩缤纷惠州戏(下篇)
作者:苏定明(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7-01-13 23:20:52

 

一、惠州传统皮影戏

旧时惠州府因交通便利,辖地众多,对古代一些剧种的研究、制作、演出比较重视,故惠州的群众倒也见识不少。例如原惠州府陆丰县的皮影戏,就因其蕴涵悠久而深厚的民间艺术而受到惠州地区人民的青睐,在惠城,皮影戏更是百演不衰。

皮影戏又称驴皮戏、灯影戏。它是把兽皮雕刻成有镂空花纹的影人或动物,用较强的灯光照射,在幕布上映出人或动物的影,从而演出戏剧故事。演员在幕边边操纵边演唱地方性戏曲,技术难度颇大,但由于演员的敬业精神与不懈的演练,几乎人人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几乎没有出错!在幕布后方的左右两侧,一般皆备有锣鼓乐器伴奏,颇有点“立体声”的意趣——往往左边独自响起一声笛子,右边接着便有琴弦伴和;这边厢月琴、琵琶唱和未尽,那边厢突然锣鼓声大作……这些“立体”音乐伴奏确为皮影戏增色不少,当然,也有些实力较小的剧团,因乐器与乐手都较缺,往往把乐器队置于幕布后正中位置,这样的伴乐自然逊色些,故一些“挑剔”的皮影迷买票之前往往要问该团是否两侧皆有“乐奏”,“是”,才购票入场。

皮影戏以历史神话题材为主,特别是发生在广东的一些神话:如葛洪、鲍仙姑、五羊仙驾、刘永福打番鬼(黑旗军刘永福大败中越边境地区的法国侵略者)等。也常有童话(狼外婆、鲤鱼精等)及动物故事(丑鸟变孔雀、狐假虎威、鲤鱼跳龙门等)。

据传,皮影戏起源于汉武帝登基后不久。他因贵妃丧亡,伤心不已。有一策士领会其心意,把贵妃像悬挂于卧室内,透过壁孔用烛光照射出来,使画像幻如真人,从而有了影戏。至唐代鼎盛时期,原来用粗厚纸雕刻的人与动物的影戏,也发展到用驴皮,牛羊皮刮削、雕刻、彩绘并缀系通花剪纸技艺。晋代以后,由于外敌入侵,中原人三次大规模南迁,也把中原文化艺术带到了各地。皮影戏这一古老的艺术便分为南北二路继续发展,其中北路皮影戏以黑龙江、唐山的皮影戏剧团为代表,而南路的三家皮影戏剧团分别在湖南长沙、福建泉州和广东惠州(陆丰)。三家中,又以陆丰皮影剧团的技艺最为精湛,实力雄厚,并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成为全国皮影戏的佼佼者。

与其他皮影剧团的皮影“公仔”相比,陆丰皮影公仔的精美性、生活灵活性、艺术性与地方特色都有很深的造诣,不但大加观众赞赏,也被皮影同行公认陆丰皮影公仔了得!

陆丰皮影戏剧团制作的影人一般高为三十公分左右。从制作草图至成品,都是创作并成型——即画人或动物时,把头、躯干、四肢(如人还分为上肢、下肢)等分开成块面来画,某些人或动物的精细部位,如眼睛、手掌甚至手指;某些重要动物的耳朵、尾巴等也分开。然后蒙于兽皮上雕刻、彩绘,各部分都绘制好后再把这些“零件”按人体或动物的外观摆放,再在各“零件”相结合部位打洞孔,串扎好麻线——一般线不要扎紧,要松动些,可上下左右移动,最后打上死结防脱落。由于影人各部分连接点接合松动,故这些影人在演员的精心操纵下,会出现自然而生动的点头、弯腰、举手、投足、跑跑跳跳、大步、碎步等动作,特别是有些剧情要以影人手势来增强戏的感染力,则手指也可灵活动作,可表现出算日期、算数目、迎接、送客、弹烟灰、弹琴、握杯、漫卷诗书、拾物、抛飞等动作,可谓惟妙惟肖,仿佛皮影之手是有生命力的,在表演现场,令观众叹为观止。

在皮影的具体制作上,陆丰皮影追求细刻精雕,充分合情合理地运用阴刻与阳刻相结合,大小块面相互和谐突出——使整个影人增大立体感。在每一块面的彩绘中,都别出心裁地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单线平涂、通花剪纸等,多种绘画形式和艺术手法融于一炉,打破了以往单调呆板的影身制作及纯色调的幕布布景,使人物有了生气、有了鲜活的动感。

在音乐唱腔上,以惠州地区海陆丰传统的白字戏,正字戏的曲牌为主,并融入当地民谣粗犷有力的歌调,因而使皮影演出既有雄浑婉转之势,更富幽雅清丽之韵,此外,为方便群众了解剧情,还在幕边白布上打出黑字幕,按剧情的进展逐一介绍。

解放后,陆丰的皮影戏进一步发展,并创新推出《猴王取宝》等几部皮影哑剧——由于皮影艺人致力于皮影动作艺术的精益求精,皮影哑剧获得很大成功,不但观众沉迷于无对话、无解说词皮影哑剧中,也令全国的皮影行家开了眼界,大受赞赏。

此后,剧团曾创作过不少短小精悍、富教育意义的皮影戏新作,如《龟兔赛跑》、《飞天》、《哪咤闹海》等。

陆丰皮影剧团演出的地点遍布全国多数省、市,并多次赴京演出及出访港澳、日本、新加坡等地,受到当地群众特别是华侨的热烈欢迎。

以前,惠州有不少观众喜欢皮影戏,演出时往往看得如痴如醉,既观剧情,更欣赏演员们的绝技及一些高难度动作……可惜随着电视普及,陆丰皮影戏已久未踏足惠州,惠州观众也难见其谐趣风采了。

 

二、技艺精湛的正字戏

正字戏产于海丰县,已有近三百年历史,比起其他戏剧,它可算得上老大哥。因历史悠久,观众对正字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故其演员的演艺、“后场”(即乐队)的音响乐韵也“被迫”走上“适者生存”之路,特别是名演员与名乐师,人人不甘落后,沧海横流,技艺精益求精,在梨园(戏剧界)中频展风采。

因海丰县以前属惠州府,故正字戏亦是惠州戏。据传军阀陈炯明很喜欢正字戏,而惠州是他势力的发源地,故在他未去广州任广东都督之前,海丰与惠州的正字戏上演很多,其到广州,亦常请惠州的正字戏赴穗以饱眼福。由于正字戏是海丰县闻名遐迩的地方戏,故它用的语言便是海丰话——与潮州话属同一语种。

正字戏与海丰县更古老的剧种——西秦戏密切相关,也可说是从西秦戏中衍生来的,故喜欢正字戏的老戏迷常有“梨园最古唱西秦”之说。虽然“西秦戏”是正字戏、白字戏的“老师”(白字戏的演技、乐队与正字戏差不多,但因正字戏主演武戏,技艺更难、更精当,观众人数多,故白字戏没正字戏声誉高)但经过长期的努力,正字戏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成为海丰三大地方戏的老大。

戏剧是演员与乐队合力向观众推出的,故观众都很看重演员与乐师的技艺,正字戏不负众望,历代名伶、名乐师辈出,后生都难企及,但近世两个正字戏的名人,更是被观众公认是“前无古人”,他们把正字戏推至海丰戏的最高艺术顶峰,并且名扬全省。

这两个大名鼎鼎的人,一个是名演员林友平,另一个是名鼓师刘采。生于1886年的林友平是海丰县捷胜镇人,少年契身白字戏班学艺,出师后上正字戏大班,师从著名艺人亚水学白面。他特别擅长颤动面部肌肉以刻画权奸。成名之后,各正字戏班争相聘他去当台柱,红极一时。

林友平饰演的曹操、董卓、严嵩、梁骥等,表情真实,有血有肉,是他最常演的人物,也是他的拿手好戏,观众无不喊妙。尤其是曹操一角,更是卓尔不群。而在演以曹操为主角的各种戏中,《许田射猎》更是他的代表作:曹操为行王霸,特设计围猎,以观天子动态。某日曹引兵十万,陪献帝到了许田,围猎中献帝看到荆棘丛中跑出一只梅花鹿,连射三箭皆不中,曹操见状,气势凌人地即讨天子宝雕弓和金箭,扣满一箭即中,群臣众将趋前,见鹿身上插的是天子金箭,便马上向献帝下跪欢呼“万岁”,此时,曹操纵马挡住天子前去迎接,又装模作样地喝文武官员“平身”,其威风凛凛,众人皆失色。继而曹操又按剑怒目,对献帝道一声:“此天子洪福也!”随即把宝雕弓挂在自己腰带上,“哈、哈、哈”一阵冷笑,额神、眉宇、嘴唇、脸颊随之频频颤动,一副阴险凶恶相,活现了“三国志”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景,令观众叫绝,“拍烂”手掌。林友平的绝技赢得观众的认可,观众公认其“前无古人,”称他为“活曹操”。

名剧团靠的是演艺精湛的演员,而这些名演员应该是各类剧本的演绎者,具有扮演好各类人物的本事,林友平正是这种出类拔萃的演艺家。正字戏迷都说正字戏成就了林友平,林友平又使正字戏名扬梨园。他不但演活曹操等权奸人物,而且也擅演那帮无能、贪婪、滑稽可笑的庸吏。在正字戏的经典名剧《审白面虎》中,就非常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循私枉法,卑鄙龌龊的平阳知府蔡元振——在审理一宗官在其上的节度使潘良之子潘奉杀人疑难命案时,面对刚直不阿、善于深入调查、明辨是非、执法如山的下属——山西洪洞县官包拯时,其理亏胆怯,诚惶诚恐,怕丢乌纱帽的丑恶而卑鄙的面目,被林友平统统暴露出来,面部表情生动而真实,几十年来,观众都没忘记他扮演的蔡元振,忘不了蔡元振这个奸险龌龊小人给观众留下的印象……

林友平对发展正字戏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林友平所在的正字戏永丰团无论在哪里演出,哪里就好像过节一般热闹,基本上座无虚席,不管了解不了解正字戏,只要看了林友平的演技,便会对正字戏产生热爱之情,很多热爱正字戏的惠州观众都这样说,虽然海丰话与惠州话有很大的不同,很多观众听不懂,只能依靠字幕逐句译解,但由于林大师把人物演活了,故不看字幕亦能知道其所表达的意思,故国民革命军东征之前(1925年前),正字戏较常到惠州演出,人们尤其欢迎正字戏的永丰团,也熟知正字戏的大老倌——林友平。

惠州海丰县正字戏不但闻名于惠州府,而且扬名省、港、澳,曾先后在抗战前与抗战胜利后在省、港、澳多次演出并获好评。

解放前后,正字戏因各种原因,较少到惠州巡演,但正字戏迷对正字戏的演艺记忆犹新,常有正字戏戏迷述说林友平精湛的技艺。1956年,正字戏的台柱林友平被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吸收为终身制馆员,同年,永丰正字戏剧团奉命赴省汇报演出,广州戏剧界同行慕名,都想见识见识这个“活曹操”,可惜林友平因病未能成行,1957年,林友平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广州分会,虽卧床养病,仍记挂剧团、扶掖后辈。政府对他关怀器重,惜其病入膏盲,于1957年年底逝世,每每想起林大师毕生致力于正字戏的发展及精益求精的技艺,惠州的正字戏戏迷总是感慨万千。

另一个把正字戏推至艺术顶峰的人物是著名鼓师刘采。

刘采于1913年生,与林友平是老乡,他出身于梨园世家,十一岁随父到白字戏班学艺,出师后上正字戏班演大花脸,青年时改学擂鼓,师从著名“鼓头”邝盛,从此,鼓头(帽儿鼓)、大鼓(文鼓、武鼓),一应俱学。二十七岁时邝盛病逝,他便坐上了“鼓头”交椅,成为闻名遐迩的全能鼓手。

鼓头,是后场(乐队)的指挥乐器,司鼓头的便是乐队总指挥。在正字戏的历史上,能司鼓头的,不一定善擂大鼓,善擂大鼓的,又不一定能司鼓头。此外,正字戏的后场有文鼓与武鼓之分。擅于武鼓(伴奏提纲武打)的,不见得长于文鼓(伴曲戏);长于文鼓的又不见得擅于武鼓。近代,正字戏的全能鼓唯刘采一人。

海陆丰地区有这么一个传统规矩:最好的乐师“月价”(月薪)也要低于首席行当演员,而刘采则不然,他常被各老牌名班(如老双喜、永丰等)破例争相聘去当“鼓头”。因而,近百年来,刘采成了仅次于林友平的正字戏知名人士,也是惠州正字戏戏迷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正字戏名师。

刘采运用他的神功绝技,在鼓头上,“哲、哲、哲”打出一幕幕好戏来,使戏班红火。很多惠州正字戏的戏迷都深有体会,每当刘采“哲、哲、哲”鼓头响起,全场便鸦雀无声,好似跌落一根针都能听得见。鼓声特别提观众心弦,往往鼓声响过,观众席上常响起“好野”的赞颂声……

刘采配合林友平,使正字戏的《百日缘》、《百花赠剑》、《金叶菊》、《古城会》等幕幕成为精品,成为惠城百姓茶余饭后常谈的正字戏趣闻。

解放后,刘采全心思整理原来“有曲无谱”的传统剧目,由陈金发(海丰作曲家)配谱,又于1985年录制正字戏音带七盒,珍藏于省文化厅艺术档案宝库、为正字戏配乐、授徒,直至1997年逝世。

 

三、兔戏——湘剧的拿手好戏

兔戏以兔为戏。在十二生肖中,它较小,却也最早。较常到惠城演兔戏的是湖南省的民间剧团,亦称湘剧团,除湘剧外,偶尔亦有苏剧(江苏省民间剧团)到惠演兔戏,但数湘剧团较好,特别是其演的主戏《白兔记》,剧情感人,演员表演真挚,人情味特浓,观众很受感动。

《白兔记》又称《刘知远》,最早出现在宋代与元代的中国南方戏剧中,是脍炙人口的优秀剧作,与《拜月亭》、《荆钗记》、《杀狗记》并称为“南戏四大传奇”。其主要剧情讲述的是:五代十国年间,刘知远家境贫寒,为生活,到李文奎家当仆人,虽然干的是一些家庭中的杂活或较重的体力活,却干得很好。一日李文奎在后院无意中遇见他,见其虎背熊腰,气宇不凡,断定他日后必然发迹,便将女儿李三娘许配给他。李文奎死后,李三娘的兄嫂为霸占所有财产,对刘知远屡屡欺压,三娘亦备受白眼与欺凌,刘知远被迫离家投军,又在节度使家入赘,因作战勇敢、谋略出众,多次荣立军功至升为九州安抚使。自从刘知远离家后,李三娘更加受到兄嫂李洪信夫妇的虐待,做牛做马,临产也被迫干重活,在磨房生下“咬脐郎”。为了儿子的生存和希望,她暗中托人将儿送到军中扶养。

光阴似箭,16年后,“咬胶郎”出外打猎,追踪白兔,在井台与母亲相会,全家才得团圆。在这个感人的故事中,白兔的几次出场有很重的戏份,它助人完孝于先,帮人全忠在后,这“小巧灵活”的白兔成了灵物,备受观众关注。几百年来,《白兔记》(来惠府演出时亦有标注为“井台会”的)一直在惠城区的民间流传。明清以来,《白兔记》是常演的剧目。清代,著名的戏曲班社著有“江湖十八本”,《白兔记》便在其中。据传,《白兔记》在中国南方诸省都有上演,除湘剧、苏剧外,川剧、昆曲亦大演其剧本,至今这些剧团尚能演全本的《白兔记》或折子戏。

来惠城演《白兔记》的湘剧,演员多是靠近广东的湖南人,讲的普通话带广东的客家音,观众似懂非懂,据看过演出的我祖母告知,在清末,湘剧《白兔记》演出时大派戏桥(剧情说明书),在戏场演出的每幕开场白中,都有会讲白话(广州话)的演员介绍此幕的内容,直到大结局,故观众都很明白,很受感染。很有发人深省、奋发做人的积极意义,是一出很好的戏,较好地表达了好人终得好报的思想。

除很有人生哲理的《白兔记》外,《嫦娥奔月》也是有名的兔戏,这个戏,与其他戏剧种显著的不同处是,它嵌入古装歌舞戏的成份。为了调剂剧情,民意传说中的兔儿爷与兔儿奶奶在第六场中出现。特别有趣的是,这对兔儿夫妇角色的扮相都仿当时惠城街边摆卖的泥塑的形象:勾金色兔儿脸、画竖长眼和三瓣嘴,穿着打褶的红蟒,扎黄软靠背后插一面大旗,头盔上分别插两只长长的兔耳朵;兔奶奶则为银色兔儿脸,着官装,凤冠上也插有两只长长的兔耳。

出现兔儿夫妇,是以它们的扮相特色更好地在《嫦娥奔月》剧中插科打诨,以长耳朵、三瓣嘴为题(寓意装满市井小道消息,多嘴多舌多事),大力讽刺当时社会的人情世俗,令观众解颐,无论悲欢,皆耐人寻味。

在惠城,兔儿戏不常演,也不规律,有时一年演几次,有时隔一年半年才来,剧团以湖南来的为多,但只要来演,看的人都很多,有趣的是,它还有点生肖味,那些属兔的人多踊跃买票,而遇到兔年,剧团生意也特别旺。虽然兔戏不常见,但由于《白兔记》及《嫦娥奔月》等在百姓的茶余饭后生了根,常谈不衰,特别是前者,观众大多被感动落泪,由悲而喜,离场时大多是兔子眼——红红的。兔戏确是惠城当时很有影响力的外地剧团演的戏,特别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可惜,五十年代之后,惠城已少见兔戏了。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