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巡天神南巡发现南昆山由于山高水远,干旱连年,百姓生活贫困,遂令川水龙凿石穿山引水。功成之日,川水龙也化作瀑布,长留人间。人们把此处命名为川龙峡。从此南昆山得以绿水长流,翠竹遍野,人们安居乐业。
几年后,川龙峡上游突然来了一条口喷毒火的大恶蛇。它截断水流,喷火烧毁了远远近近的竹林、村庄,人们纷纷四处逃难。这时下坪村有一个名叫钟阿福的猎户决心为民除害。他背上弓箭,拿起钢叉,告别妻儿,上山斩蛇,但从此一去不回。
钟阿福的儿子竹青,十五岁了。有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位长着很长的花白胡子的老爷爷,自称川水龙。他告诉竹青:“你父亲不敌恶蛇,已葬身蛇腹。”竹青听了大哭,决心为父亲报仇。老爷爷见竹青人小志坚,便轻声告诉他报仇的方法。
天亮以后,竹青扛起锄头来到川龙峡底一棵松树跟前,举锄就挖。挖了半天,碰上一块青石板。翻开石板,下面有一把闪闪发光的弓和两支箭,还有一把不满二尺的短剑,拨出剑鞘,锋芒可鉴。
他在峡底待到三更,便沿着悬崖峭壁爬上峡顶。月光下,只见一条大蛇横卧在水流上,闭着眼打咕噜。竹青悄悄选好位置,架箭拉弓,等待时机。当太阳刚从天堂顶露脸,恶蛇的两眼猛一张开,乘这当儿,竹青连发两箭,射中蛇眼。恶蛇瞎了两眼,疼痛难忍,腾起身子,用尾巴横扫过来。竹青机灵地跃起避过,顺手拔出宝剑。待蛇尾再扫过来时,顺势跳上蛇背,举剑就刺,蛇皮又厚又韧,一时难于刺入。恶蛇口喷毒焰,在地上打滚。竹青两脚夹住蛇身,瞄准离蛇头七寸的地方举剑猛刺,剑入蛇身,一股腥血喷了出来。恶蛇一声哀鸣,蛇尾紧紧缠住竹青,冲落山下。竹背紧按剑把不放,慢慢化作一棵青松镇住恶蛇。后来就变成了一棵根部的“蛇松”,与川龙峡遥遥相望。
恶蛇一去,川水龙瀑布一声咆哮,飞流而下。从此,南昆山又恢复了翠竹遍野,鸟鸣花香的美丽景象。
流传地区:南昆山
搜集时间:1994年
搜集整理:曾墨林
(原载《广东民间故事全书·惠州·龙门卷》,钟福源、李春权主编)